認知症是一種影響大腦功能的疾病,導致記憶、思維、語言和判斷能力的下降。使得認知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逐漸需要別人的説明和照護,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失去了自己的意願和選擇權。作為照護者,我們有時會面臨一些照護倫理兩難的困境,他們的自由和安全往往是相互衝突的。
如果認知症患者不願意洗澡並且變得具有攻擊性,該如何應對呢?如果我們尊重他們的意願,可能會讓他們處於危險或不舒適的狀態;如果我們要確保他們的安全,可能會限制他們的自由,傷害他們的感情。
認知症的照護困境
荷蘭倫理學家 Tim van Iersel 在其著作《認知症的困境》中描述了在照護認知症患者時,一些不同價值觀衝突時的產生困境:
選擇:如果認知症患者做出與以前不同的選擇,您會如何應對?例:一個人以前是素食主義者,但現在喜歡吃肉?
衛生:如果認知症患者不願意洗澡並且變得具有攻擊性,您該如何應對?
安全:如果您想給認知症患者盡可能多的自由,但又冒著迷路,跌倒的風險,您會如何處理這種情況?
健康:認知症的患者有時無法判斷什麼是健康的和不健康的,當他們沉迷於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該順從還是矯正?
真相:認知症患者如果一直將您視作已故的親友,你該如何應對,要告知真相嗎?
如何處理這些困境
面對這些困境,我們該如何決斷呢?其實,並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因為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需要根據具體的環境、時間、人物和事件來做出最合適的選擇。但是,有一些原則和指南可以説明我們在這些困境中做出更好的判斷:
瞭解認知症患者的背景和喜好
認知症患者可能會表現出一些與過去經歷或個性相關的行為。例如,一位曾經是教師的老人可能會對別人指手畫腳;一位曾經是醫生的老人可能會拒絕別人給他看病;一位曾經是軍人的老人可能會有攻擊性。瞭解他們的背景和喜好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他們的行為動機,從而採取更合適的應對方式。
圖/認知症患者雖然有記憶和思維障礙,但並不意味著他們就沒有感受和想法。面對問題時,我們應該儘量讓他們參與決策,給予他們一定的自主權。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瞭解不同認知症類型的特點
認知症的類型有很多,不同的認知症患者會表現出不同的症狀,針對該患者的患病類型採取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例如:路易體認知症的特徵是症狀的出現方式(認知功能在好與壞之間波動。如果狀態良好的話,看起來就和一個健康的人沒什麼區別了。)和幻視、帕金森症狀和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在額顳葉認知症中,人格改變和重複行為(無論當天的天氣如何,身體狀況如何,都會在固定的時間、以固定的方式做同樣的事情。)變得明顯。
給予一定的選擇權
認知症患者雖然有記憶和思維障礙,但並不意味著他們就沒有感受和想法。面對問題時,我們應該儘量讓他們參與決策,給予他們一定的自主權。例如,我們可以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衣服、食物或活動;我們可以詢問他們是否願意接受某項服務或治療;我們可以尊重他們對某些事情的看法或態度。
避開危險因素
認知症患者由於大腦功能受損,可能會做出一些危險或不合理的行為。例如,他們可能會走失、摔倒、誤食或誤服藥物等。我們應該及時發現並消除這些潛在的危險因素,保護他們的安全和健康。
循序漸進地採取措施
當自由和安全發生衝突時,我們應該循序漸進地採取措施,逐漸找到一個平衡點,既不損害他們的尊嚴,也不忽視他們的安全。例如,當一位老人攻擊性很強時,我們可以先試圖安撫他,找出他的不滿或痛苦的原因,給予他適當的關懷和支持;如果無效,我們可以採取一些非暴力的限制措施,比如轉移他的注意力、改變他的環境、使用柔軟的約束帶等;如果仍然無效,我們可以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使用一些必要的藥物或設備等。
調節自身情緒和壓力
作為照護者,我們也會經歷一些困難和挑戰,可能會感到沮喪、憤怒、內疚或無助等。這些情緒和壓力會影響我們對認知症患者的態度和行為,也會影響我們自己的身心健康。我們應該學會認識和表達自己的情緒,尋求家人、朋友或專業人員的支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一些興趣愛好,給自己一些放鬆和休息的時間。
總之,認知症照護中的兩難困境是不可避免的,但也不是無法解決的。我們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做出最佳選擇,既要關注認知症患者,也要關愛自己。
(本文作者為認知症整合照護專家,長照、認知症政策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