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按:心痛不要等!現代生活的快節奏易產生高度壓力,繁忙的工作模式更可能對心臟健康造成嚴重影響,隨著生活與飲食習慣改變,心肌梗塞逐漸年輕化,不再是只有高齡族才會發生的疾病!恩主公醫院心臟內科林岳志主任表示,心肌梗塞是需要搶時間治療的危險疾病,發作前並非毫無症狀、前兆,但時常因症狀輕微或無直接相關而被忽略,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醫揭心肌梗塞原因,心肌梗塞高風險族群分為3種心肌梗塞是嚴重的心臟疾病,其成因是心臟血管阻塞,導致心肌血流不足、缺氧壞死,若是因為血管內的脂肪斑塊形成血栓而阻塞,就是急性心肌梗塞。林岳志表示,心肌梗塞高風險族群分為3種:身體因素造成:像是高齡、肥胖者、三高者、男性、有家族史。日常生活習慣導致:抽菸、情緒壓力、過勞、長期失眠等都是會影響心臟健康的因素。外界影響:例如,身體感染發炎,或是像近日天氣溫差變化大,忽冷忽熱等。心肌梗塞症狀有哪些?「心痛指數評估量表」超過分數速就醫大部分心肌梗塞風險可以透過改善作息和飲食習慣避免,但仍有不可抗因素,再加上近年心肌梗塞年輕化,他建議民眾平時可透過「心痛指數評估量表」來自我評估,以便及早發現並治療。林岳志指出,恩主公醫院心臟科「心痛指數評估量表」的評分項目,包含心肌梗塞常見4大症狀,民眾若出現下列相關症狀,且得分超過2分(含)以上,就需盡速至醫院心臟內科,進一步做心電圖檢查:心痛指數評估量表●胸痛(2分)●嚴重上腹痛(1分)●呼吸喘(1分)●冒冷汗(1分)若得分超過兩分(含)以上,就需要至醫院心臟內科做心電圖檢查。把握心肌梗塞黃金時間!持續超過這時間未好轉應儘快就醫林岳志提到,除了量表中的症狀外,虛弱、暈眩、嘔吐、心跳不穩定、左肩膀或背部疼痛,甚至昏迷,也可能是心肌梗塞的表現,切莫因症狀輕微就忽略。若是持續5分鐘以上或休息20分鐘後仍沒有好轉,就可能是心肌梗塞或其他心臟疾病,應儘快就醫避免錯過黃金時間。防心肌梗塞發作!要積極控三高、規律運動不抽菸、注意保暖近日早晚溫差大,心肌梗塞發作的風險提升,林岳志呼籲,別等到發作後才被迫面對,應於日常生活積極預防,平時健康飲食控三高、規律運動不抽菸、注意保暖等,看似不經意的舉動,實則是重要的護心訣竅,在日常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降低罹患心肌梗塞的風險。
- 疾病
編按:腸漏引起的慢性發炎的確不像急性發炎那樣,會引發劇痛或高燒,症狀平靜到不會讓人覺得有必要上醫院,但這個「平靜」正是問題所在。腸漏和許多疾病有關,不只是癌症、急性心肌梗塞、腦血管疾病這三大疾病,還要…
- 疾病
據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在台灣平均每10人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去年就醫人數更超過256萬人,也是2022年國人10大死因的第6位。最新研究發現,血糖對大腦結構和功能的影響,也連帶地影響了罹患憂鬱症的風險…
- 智慧醫療
躺在手術台上還有好多問題,可能是不少民眾共同經驗,隨著人工智慧(AI)進步,北榮、中國附醫、義大醫院等7家醫院加入聊天機器人ChatGPT輔助臨床試驗,希望提供癌症病家問到飽服務。國家衛生研究院近日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