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

罹患阿茲海默症的美國畫家—威廉·查爾斯·尤特莫倫

【專家觀點】
罹患阿茲海默症的美國畫家—威廉·查爾斯·尤特莫倫 罹患阿茲海默症的美國畫家威廉·查爾斯·尤特莫倫。Pexels by Yigithan Bal

罹患阿茲海默症的美國畫家威廉·查爾斯·尤特莫倫(William Charles Utermohlen),如何將他認知功能退化階段表現在他的繪畫作品上,讓世人從他的作品中一窺受損認知功能是如何影響他,他的自畫像是他從阿茲海默症輕度到重度不同階段所留下的作品,讓人們重新審視和關注認知症患者的內心世界。

阿茲海默症剛開始時是讓人喪失記憶,先受損的是短期記憶、情節記憶,雖著退化過程,連同空間感、辨識力、決策力、語言、邏輯、計算、現實導向、情緒表達、都會逐漸出現障礙,家人唯有從生活上細節中觀察患者的能力與表現,在與以往做對比,而繪畫、書法等活動,除可作為藥物生活方式,更可從作品中觀察認知功能退化的情況。

他的妻子派翠西亞(Patricia)曾說:「實際上威廉在2000年就已經死去了。」

事實確實如此,身為藝術家的他在2000年死去,2007年埋葬。

罹患阿茲海默症的美國畫家威廉·查爾斯·尤特莫倫

威廉·查理斯·尤特莫倫(William Charles Utermohlen),一位美國的具象藝術家。

他是一位畫家,他喜歡用畫筆記錄自己的生活。他有一個美麗的妻子,他們相愛了40多年。他們住在英國的一座小鎮上,周圍是綠色的田野和藍色的天空。他們的生活平靜而幸福。

自1991年起,威廉開始意識到自己經常遺忘重要的事情,起初他會忘記打領帶,接著是忘記了回家的路,甚至錯過了給學生上課的時間。

1994年,他接到了一位客戶的委託,希望他繪製一幅全家福。然而,當客戶在9個月後再次回訪時,他發現畫作早已被遺忘,威廉完全不記得這件事情。這次遺忘的經歷太過反常,在妻子的幫助下,他們決定積極尋求治療。

威廉在1995年被確診為阿茲海默症

威廉在1995年被確診為阿茲海默症,這是一種以認知障礙和記憶喪失為特徵的疾病。隨著病情的惡化,他不得不入住長照機構接受專業的照護。在長照機構,威廉的藝術天賦得到了一位護理師的讚賞。護理師羅恩建議他嘗試給自己畫畫,以緩解認知障礙帶來的困擾。這個建議成為他生命中的轉捩點,他欣然接受並開始專注於創作自畫像。

自畫像。伊佳奇提供圖/自畫像。伊佳奇提供

他在5年內畫了一系列自畫像,直到再也拼湊不出自己的臉。

1967年自畫像。伊佳奇提供圖/1967年自畫像。伊佳奇提供

1996年,他以自己為物件,繪製了第一幅患病後的自畫像。用深色的線條和陰影勾勒出自己的面部輪廓和表情,那張臉上透露著憂鬱和困惑。儘管頭髮和背景變得模糊不清,但他的眼神依然保持一定的清晰和專注。

1996年自畫像。伊佳奇提供圖/1996年自畫像。伊佳奇提供

隨著時間的推移,阿茲海默症逐漸侵蝕著威廉的自我認知。到了1997年,他畫了許多自畫像,畫風開始發生變化。受情緒的影響,他的作品充滿了鮮豔的色彩和簡潔的形狀,折射出他內心情感的起伏。

然而,也有一些作品運用了灰暗的色調和細碎的筆觸,表現出他在困境中的痛苦。他的容貌已經被病魔改變,眼神變得空洞,嘴唇扭曲著呈現出不可名狀的痛苦。

1997年自畫像。伊佳奇提供圖/1997年自畫像。伊佳奇提供

到了1998年,威廉已經只能勉強勾勒出自己的五官,細節已經模糊不清。他運用黃色和紅色作為主要的色彩,似乎想要表達自己內心的對溫暖的渴望。他的眼睛幾乎失去了神采,鼻子和耳朵的比例也變得扭曲。

1998年自畫像。伊佳奇提供圖/1998年自畫像。伊佳奇提供

1998年自畫像。伊佳奇提供圖/1998年自畫像。伊佳奇提供

1999年,威廉對自己的記憶只剩下一團模糊的輪廓。他用大片的顏色填充畫面,沒有明確的形狀或邊界。他已經不記得自己的臉了。

1999年自畫像。伊佳奇提供圖/1999年自畫像。伊佳奇提供

最後,來到了2000年,這是他最後一幅自畫像,也是最令人心碎的一幅。威廉幾乎徹底忘記了自己的容貌,甚至忘記了如何握筆。

然而,他仍然堅持著畫自畫像的習慣。他用粗糙的線條勾勒出一個圓形,五官已經不可辨別。這個圓形可能是他對自己頭部的模糊印象,也可能是他對自己靈魂的最後寄託。威廉最終被阿茲海默症打倒了,他的自畫像也以這份不可名狀的頭骨圖結束。

2000年自畫像。伊佳奇提供圖/2000年自畫像。伊佳奇提供

威廉於2007年去世。他的遺孀派翠西亞(Patricia)寫了一篇文章,詳細地解釋了為什麼這些圖像如此震撼:

「在這些圖片中我們看到威廉用令人心碎的力氣詮釋他改變的自我、他的恐懼和悲傷。」

「很難說他的肖像畫的變化是由於他的藝術技能的喪失還是由於變化的緣故。但是在他的精神中,無論哪種情況,他們記錄了一個藝術家看著他的思想一點一點地從他身邊溜走的情感歷程。」

從1996年開始,威廉堅持每年繪製自畫像,持續了五年。他用獨特的方式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和認知障礙帶來的挑戰。他的作品既是對失去的自我的抗爭,也是對藝術的探索。

如果事先不告訴您這是一位患有阿茲海默症的藝術家畫作,您可能會以為這是一位畫家風格轉變的過程,但無論怎樣,畫風從寫實到抽象扭曲的過程是不言自明的。

威廉·查理斯·尤特莫倫在患病後通過自畫像的創作形式表達自我,同時也在阿茲海默症的陰霾下尋求著認知迷失的救贖。他的藝術作品不僅是他個人的精神思考,也是認知障礙在’病變過程的真實寫照。他的堅持和勇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定格在個體認識的片刻,讓人們重新審視和關注認知症患者的內心世界。

參考資料:

ART PORTRAYS DESCENT INTO DEMENTIA

Neurology Today December 19, 2006 https://journals.lww.com/neurotodayonline/Fulltext/2006/12190/Art_Portrays_Descent_Into_Dementia.8.aspx?fbclid=IwAR1bgMlPDRFT3AhzFqOHHyEBjvM7jvn0lB8E3jOc1LN2znIfkBZLWsmDK4w

(本文作者為認知症整合照護專家,長照、認知症政策研究者)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