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

豆豉要冰嗎?不想把黴菌吃下肚,豆豉保存出現3狀況立即丟棄

豆豉要冰嗎?不想把黴菌吃下肚,豆豉保存出現3狀況立即丟棄 豆豉要冰嗎?不想把黴菌吃下肚,豆豉保存出現3狀況立即丟棄。取自食藥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1040期

編按:豆豉發音為ㄉㄡˋㄕˇ或ㄉㄡˋ ㄔˇ,是一種把黑豆泡透蒸熟或煮熟,經發酵而成的食品。常用為菜餚的佐料、調味料,有鹹淡兩種,淡豆豉亦可入藥使用。不過,究竟買豆豉怎麼挑不踩雷?豆豉開封後要冰嗎?豆豉多久要吃完?出現哪些情況,代表豆豉壞掉變質了?一起來看看專家怎麼說。

豆豉為常見黑豆發酵食品,其製作與儲存方式影響品質與食用安全。為此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特別邀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王上達助理教授,提供選購與保存建議,協助民眾安心享用這項傳統美味。

王上達助理教授指出,優良豆豉應呈黑亮色澤、鹹香濃郁且無異味。購買時應觀察豆粒是否完整,若出現碎裂、泛白或表面有毛狀物,可能表示受潮或儲存過久。開封後若有刺鼻氣味,則可能遭受雜菌汙染

此外,產品包裝應標示清楚的品名、成分、製造廠商、有效日期等。特別是濕豆豉含水量較高,保存期限相對短,開封後應冷藏保存,並建議於三個月內食用完畢

從廚房到餐桌,豆豉安全別輕忽

部分民眾習慣將豆豉常溫擺放於廚房調味架上,然而台灣氣候高溫潮濕,容易促進黴菌孳生。若豆豉出現白斑、異味或黏液,應立即丟棄

雖然豆豉含鹽可抑菌,但儲存過久仍可能因鹽析作用(salting-out,為一種利用高濃度鹽類使溶液中某些物質,如蛋白質或其他有機物沉澱分離現象)降低抑菌力,導致微生物繁殖。建議開封後轉存至乾燥密封容器,置於陰涼處或低溫保存,特別是對濕豆豉更需謹慎保存,以確保食用安全

隨著手作風潮盛行,部分消費者會嘗試自製豆豉。王上達助理教授提醒,自製豆豉需掌控適當的發酵條件與衛生環境,若操作不當,恐產生安全疑慮。相比之下,市售產品如由合法工廠生產、標示完整,品質較有保障。

選購時應留意產品來源、製造資訊,並避免購買來源不明或無包裝標示的散裝商品。尤其是網路上販售的自製豆豉,更應審慎查核商家評價,避免誤食不安全產品。

豆豉為料理中的經典調味品,但使用上仍須注意。從選購、儲存到辨識異常,步步謹慎,才能兼顧美味與安全。食藥署提醒民眾,品味古早味美食的同時,也要確保食的安心。

(本文轉載自 2025.08.22「食藥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1040期,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