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資深藝人安迪及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接連兩日相繼因食道癌辭世,震動社會大眾,引起人們的警覺。食道癌怎麼會專找中年男性?中西醫又是如何看待此病呢?
食道是一條約25公分易膨脹、感受性較差的管狀器官,上連咽部下接胃部,其主要功能是將食物由口腔送至胃部進行分解、消化與吸收。因為食道的神經少,不容易產生疼痛或不適,所以在早期的食道癌症狀不太明顯,故就醫時則為時已晚。通常是在腫瘤阻塞已超過食道直徑約1/4範圍,才有吞嚥困難主要症狀出現,此外亦伴隨體重減輕及貧血、聲音嘶啞、胸口疼痛、噁心、嘔吐、慢性咳嗽等症狀。食道癌引起吞嚥困難是漸進式,一開始對於固體食物不易吞嚥,最後甚至連喝流質食物都有困難。
常見2大類食道癌有鱗狀上皮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及腺癌(adenocarcinoma)。好發族群:男性、吸菸、嚼檳榔、飲酒、胃食道逆流、麻辣鍋的愛好者、嗜食煙燻醃漬加工食物因內含有硝酸鹽食物、喜飲高溫湯飲品、新鮮蔬果攝取不足、維生素或礦物質等長期缺乏,也被認為是高度罹患食道癌危險之誘因。此外好發族群:有食道癌家族史、食道曾遭受化學性灼傷、長期胃食道逆流患者,因其體質加上嗜食刺激物或肥胖致腹壓過高等因素讓胃酸不斷逆流、刺激到食道壁,引發黏膜受傷增加其細胞癌病變的機會;生活習慣有吸菸嚼食檳榔及飲酒,若同時三種危險因子都有,則因加乘作用亦使罹癌風險大增。
(圖/Shutterstock szefei)
「噎膈」為中醫病名,「噎」是吞嚥食物時梗塞不順;「膈」即格拒,指食管乾澀賁門狹窄,食物不易下嚥到胃,食入即吐。「噎」與「膈」有輕重之分,「噎」可單獨出現,是「膈」的前驅症狀,而「膈」常由「噎」發展而成,臨床統稱為「噎膈」,尤其在情志不舒時尤為明顯,常見於高齡男性,目前食道癌是男性十大癌症死因之一。中醫古籍有多處相關記載如《醫碥‧反胃噎膈》:酒客多噎膈,飲熱酒者尤多,以熱傷津液,咽管乾澀,食不得入也;《臨證指南醫案‧噎膈反胃》:噎膈之症,必有瘀血、頑痰、逆氣,阻隔胃氣;是現代醫學中的食管炎、食管狹窄、食管潰瘍、食管癌及賁門痙攣、賁門癌等均屬本病範疇。
人體為維持正常的運作須製造很多有用的化學物質,以利進行新陳代謝,而新陳代謝本身就是一個氧化作用,自由基就是在身體代謝過程中所產生有害的副產品。正常情況下,人體中的自由基處於低能階平衡狀態,保持在一定範圍內。但當體內自由基產生過多及清除自由基能力不足時則逐漸出現免疫力減退、器官老化、體力衰退、皮膚鬆弛等一系列症狀,其實癌症、老化、炎症、血液疾病、腫瘤、動脈粥樣硬化、心、肝、肺等疾病的發生機理也都跟自由基有密切的關係。
如何保護人體免受自由基的損傷,可適時補充食物中的抗氧化劑,在醫學上公認的花青素,其作為強而有力的自由基清除劑,它能和蛋白質、金屬離子、膽固醇等結合防止過氧化,阻礙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增強血管彈性,改善血液黏膜等系統。大多數黑色的食物中都含有花青素,如:藍莓、黑枸杞、黑芝麻、紫甘藍、桑葚、黑葡萄等,但花青素屬水溶性,清洗時盡量不要使勁搓洗或浸泡太久。此外據現代醫學強調及證實,食物中的彩色甜椒、西洋芹、綠茶、綠色花椰菜、番茄等均是去除自由基的最佳幫手。
預防食道癌要注意家族是否有相關的遺傳病史,因其體質關係需小心罹患,生活上避免憂愁鬱悶過度、精神壓力過大致使免疫力低下致使體內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不足。為了掃除會讓身體「氧化生鏽」的自由基,日常飲食生活中適時攝取富有膳食纖維的食物並細嚼慢嚥,因為咀嚼的次數越多,越能夠促進唾液分泌,而唾液中所含有的過氧化酶(Peroxidase),能夠有抑制自由基的作用。
俗語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強調「口」的重要性,控制飲食不要吃太快、太急、避免酒、菸、檳榔、過燙或太辣、臘肉、火腿、醃漬、燒烤、炭烤、油炸等重口味飲食;減少易造成體質氧化酸化的食物如:咖啡、茶、牛奶、乳製品、麵包;另外對食道黏膜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芥末、汽水、麻辣鍋等應減少食用,以避免暴露於致癌的危險因子,建議多選擇吃新鮮當地的蔬菜、水果等食材,嚴禁加工醃漬、變質、過期或發霉食物等,來降低食道癌的風險。
(首圖/Shutterstock Lao Ma)
(本文作者為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台灣中醫美容醫學會理事長、陳潮宗中醫診所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