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

別等身體抗議才正視問題:遲早有一天,它會幫你做決定

想要恢復健康,有些事,沒有任何人能為你代勞。
別等身體抗議才正視問題:遲早有一天,它會幫你做決定 《芳喵的自律神經失調康復全攻略》/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遲遲不願意為健康做決定,不,應該說,我「決定」了「不改變」,結果,到最後,身體就幫我做了「別的決定」。不願意換個「比較不摧殘身體」的工作,身體就強迫我「什麼工作都不用做了」!以為家裡的事「沒我不行」,身體就讓我「想管也管不了」。(本文節錄自《芳喵的自律神經失調康復全攻略》一書,作者:賴聖芳(芳喵),以下為摘文。)

從年輕時的運動生活,到後來的臥病在床,我怎麼也想不到會有淪落到這種境地的一天,大家都以為自己不會這麼衰,我也以為我不會。但是看看我,看看已過世的星座專家薇薇安,過度勞累、壓力大,下場都不太好的。

你以為不做不行?等到「什麼也做不了」的時候,就會發現,「沒健康,那些『不得不』都不是你能管的了的」!

我曾經也以為,我不用做出改變,病了,只要吃藥就會好。但是,在這場災難大病中,我想通一個道理──

假設你鞋子裡有碎石,因此腳受傷了,你擦了優碘,然後,又穿回那雙鞋裡,又再次被碎石割傷,你又擦了優碘,然後,又穿回那雙鞋,又第3次被割傷,你又繼續擦優碘,卻始終不願意移走碎石,就這麼重複下去,你覺得你的腳會因為擦了優碘變成「刀槍不入」,還是會「爛掉」?

身體健康是一樣的事情,已經開始病了,也知道是因為工作壓力大、長期睡眠不足等因素,那麼為什麼不移走這些「碎石」呢?

以為吃點藥,就能得到「刀槍不入」的身體嗎?問我能康復嗎?如果你不願意移走「碎石」,我真的很難樂觀地給你「你想要的答案」!

有些讀者會跟我持續分享,說他們做了哪些改變,配合治療,現在恢復的進度良好,很開心。

大家都在某種程度上做出了「改變」,因為工作而病倒的,會暫停工作,或先換個工作,讓自己能喘口氣,有的人學會放慢生活步調,有的人學會讓別人負責他們自己的人生,而不再背負別人的人生,有的人練習不要求完美,各式各樣的都有。

「你不做出有利健康的決定,遲早有一天,身體就會幫你做決定。」比如說,身體強迫你停止工作,或是自己想辦法安排一段調養期、換個工作,結果一樣是喘口氣,但是中間相差了一段很痛苦的生病時期(還要花很多醫藥費,錢都白賺了)。

你會怎麼選呢?哪種選擇比較划算,應該很清楚吧!

別等身體抗議才正視問題:遲早有一天,它會幫你做決定(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圖/別等身體抗議才正視問題:遲早有一天,它會幫你做決定(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想要恢復健康,有些事,沒有任何人能為你代勞

某次我扁桃腺發炎,高燒不退而住院,而隔壁床的病人得了腸胃炎,醫師明明交代她不能吃喝,要讓腸胃淨空,她不聽醫囑,偷喝了飲料,結果吐了,還騙醫師說沒吐有好轉,一直逼問什麼時候可以出院。

醫師說還要等等看喝水之後會不會吐,不會吐才可以吃東西,再觀察吃東西後會不會吐,都良好才能出院。她十分不耐地說,明天不能出院嗎?一心就想明天出院。

後來她堅持要出院,說她是老師,沒有假可以請(誰沒遇過自己的老師生病請人代課的?)。護理師都已經好說歹說,這樣中斷治療,不但不會好,下次進醫院,之前做的所有治療都報廢,而且原來的藥也不能用了,會有抗藥性,她仍然堅持要出院。

結果出院手續都辦完了,她卻吐不停,又盧護理師去找醫師開藥給她止吐,護理師很為難地說:「你已經辦完出院,病歷都轉出去了,你要治療,就只有去樓下急診重新掛號。」

在等待出院的時候,她狂吐不止,很生氣的跟家人說,這醫師很爛,吃了藥還一直吐。我在一旁聽了,頭上恐怕不止三條黑線,虧她還是老師,醫師和護理師都講得那麼清楚了,是她自己不乖,還好意思怪醫師?我真的很想問問,書都念到哪裡去了?

在這個故事裡,「不要吃喝」就是「別人沒有辦法為我們代勞的事」。而在自律神經失調來說,「日常維護和心理狀態調整」,就是「別人沒有辦法為我們代勞的事」。

經常有讀者實在很不想做日常維護和心理狀態調整,總是問我,不能只吃藥就好嗎?

❝很遺憾,「想要恢復健康,有些事,沒有任何人能為你代勞」,把責任全部都推給醫師,並不能讓我們好起來。❞

《芳喵的自律神經失調康復全攻略:百萬人氣部落客親身經驗,陪你一起學會照顧自己,走出身心失衡的幽谷》,作者:賴聖芳(芳喵),方舟文化出版圖/《芳喵的自律神經失調康復全攻略:百萬人氣部落客親身經驗,陪你一起學會照顧自己,走出身心失衡的幽谷》,作者:賴聖芳(芳喵),方舟文化出版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