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今天好食課邀請 陳怡婷 Cynthia 營養師 來跟我們分享糖尿病的10大症狀,也教教我們如何透過改變日常生活習慣來預防糖尿病發生!
常見糖尿病症狀:
1.尿多/經常跑廁所,夜間有頻尿的跡象。
2.喝多/容易口渴:水喝很多,但仍舊常有口渴感。
3.吃多/食慾大增:異常飢餓,即便吃很多東西仍常感肚子餓。
4.體重無預警減輕:沒有計畫性的減肥,體重卻漸漸減少。
5.視力模糊:糖尿病與周邊微血管有很大的關係,血液循環受阻容易導致組織缺氧,視網膜病變即造成視力退化問題。
6.手腳麻木,足部甚至有刺痛感。
7.常感覺疲累,四肢經常無力。
8.皮膚容易乾燥,甚至常有癢意。
9.傷口不易癒合:即使是小傷也常花上好幾天才癒合。
10.容易感染疾病:有傷口者容易再次感染,天氣一冷也容易染上感冒。
如果有上述症狀,建議至醫療院所健檢測血糖以確認自身是否有罹患糖尿病或是處於糖尿病前期
圖/來源:好食課
預防糖尿病飲食這樣吃!營養師:改變8大日常習慣降低風險
雖然國人大約每10位成人即有一位有糖尿病問題,位居十大死因排行第六名,但其實改變日常生活的8項習慣,即可大大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以下營養師就來分享這幾項小技巧:
預防糖尿病飲食方面:
精緻澱粉改全穀食材:
研究發現,改吃全穀食材(如糙米、燕麥等)有助於降低29%的糖尿病風險,每天30克的全穀攝取可降低13%風險,飲食上可多以糙米、地瓜、馬鈴薯等富含纖維的食材取代白米飯及麵條。
含糖飲料改水、茶、咖啡:
人每天多喝約360毫升的含糖飲料,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就增加25%,而飲水、茶、咖啡等無糖飲皆有發現糖尿病風險的降低,每日以一杯水取代一份含糖飲大約可降低7%風險。
油炸食物改健康油脂:
每週吃四次以上的油炸食物會增加39%糖尿病風險,主要也跟肥胖、胰島素阻抗有關,而使用橄欖油替代掉人造奶油等較不好的油脂攝取,可降低15%風險。
加工肉/紅肉改豆魚禽肉:
紅肉與加工肉的攝取會增加糖尿病的風險近27%,而每天以一份禽肉取代紅肉約可降低18%風險、海鮮降低13%、豆類降低11%,建議飲食上可以多透過這些低脂、低飽和脂肪的蛋白質來源來取代紅肉、加工肉攝取。
預防糖尿病行為方面:
控制體重:肥胖容易導致胰島素阻抗,針對過重者,減少5-7%體重有助於降低一半糖尿病風險。
規律運動:研究發現每天走路半小時可降低50%糖尿應風險,建議每週運動150分鐘,養成規律運動習慣。
少看電視:研究發現每天多看2小時電視會增加20%糖尿病風險,建議將看電視的時間多拿去散散步、活動筋骨。
戒菸:吸菸者比不吸菸的人多出30-40%的糖尿病風險,建議能即早戒菸就戒。
圖/來源:好食課
(本圖文轉載自好食課)
專欄介紹:
好食課是專業的營養師團隊,我們即時掌握國際健康飲食潮流,洞察台灣民眾健康與飲食現況,與大家分享最新、最正確、易懂的食品營養資訊,希望與大家一起邁向更健康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