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姐,62 歲,很愛乾淨,平日工作忙碌,沒有時間整理家務,所以都在週末打理,2 個月前女兒帶著滿周歲的孫子從國外回來度假,李小姐每天除幫忙照顧孫子外,更注重保持地板乾淨,為了要安心讓孫子可以在地板上爬行,所以她每天幾乎都跪在地板上擦洗幾次,雖然很累,但她覺得心頭甜滋滋地。二週後,李小姐發現兩側膝蓋前方腫脹疼痛,後來鼓起一個腫包,讓她覺得不便於彎曲膝部,更甭提跪下來擦地了。她去就醫後,被診斷為髕前滑囊炎,醫師特別叮嚀需要休息,冰敷和避免再做家事,經短期服藥後症狀已有改善。
膝蓋積水、腫脹發熱、彎曲疼痛?小心是髕前滑囊炎症狀
髕骨俗稱膝蓋骨,位於膝部的前方,在髕骨前方的皮膚下,有一個滑囊,即髕前滑囊,讓我們在彎曲膝部時,皮膚可以平順地滑過骨骼;任何會讓滑囊荷重、損傷或感染的情況,都可能引起發炎,如過年期間大掃除,長跪在地面上打掃。此時會出現大量積水,引起腫脹、皮膚發熱、疼痛,限制膝部的運動範圍,讓人不容易彎曲膝關節或下樓梯,十分困擾。
髕前滑囊炎可分為急性和慢性髕前滑囊炎兩種。急性滑囊炎通常起因於外傷(如膝部強力撞擊、外傷、痛風等)或細菌感染,病情進展快速,引起急性發性症狀;慢性髕前滑囊炎則由於反覆過度使用,長期跪地壓迫膝關節髕前部位,常見於長時間跪地清理地板者,俗稱「女傭膝」。
髕前滑囊炎 | ||
---|---|---|
原因 | 病情進展 | |
急性滑囊炎 | 通常起因於外傷(如膝部強力撞擊、外傷、痛風等)或細菌感染 | 快速 |
慢性髕前滑囊炎 | 反覆過度使用,長期跪地壓迫膝關節髕前部位,常見於長時間跪地清理地板者,俗稱「女傭膝」 | 較慢 |
圖/各種不同族群的髕前滑囊炎盛行率約 2 %至 12 %,40 至 60 歲的男性最常見(約 80 %)。freepik by rawpixel.com
肥胖、骨關節炎或痛風病人,是髕前滑囊炎的高風險族群
各種不同族群的髕前滑囊炎盛行率約 2 %至 12 %,40 至 60 歲的男性最常見(約 80 %),常見於地毯鋪設工、木匠、水泥匠、園丁、礦工、女傭等,這些人常需蹲跪在堅硬地板上工作,使膝蓋受到嚴重撞擊;其次如接觸性競技運動,如橄欖球、摔跤或橄欖球的運動員,在運動中常會碰撞膝部,引起滑囊發炎。
骨關節炎、肥胖、類風濕關節炎或痛風病人等,也是發生髕前滑囊炎的高風險族群,細菌感染也是可能的原因,應多注意,及早診斷和治療,必要時需抽取滑液來分析檢查,確定診斷。
髕前滑囊炎治療方法有哪些?改變工作或活動習慣最關鍵
因為髕前滑囊炎與工作習慣息息相關,因此在治療上病人較難配合,應多多指導衛教。治療項目包括休息、改變工作或活動習慣,避免長時間跪在地面上工作,且穿戴防護設備(如護膝),以減輕膝關節滑囊的負荷和刺激,也可施予冰敷,減輕腫脹和疼痛,抬高腿部、用彈性繃帶包紮壓迫膝蓋,都有利減輕疼痛和腫脹。
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可減輕疼痛和發炎。必要時可抽取滑囊內的積液,但應注意若是急性創傷的病人,在滑囊附近的皮膚出現潰瘍傷口時,應避免抽吸滑囊積液,以免引起感染。慢性滑囊炎病人會反覆發作積液,經過治療多次仍未改善者,滑膜會增厚,且未能有效吸收積液,必要時可考量切除滑囊;並密切追蹤是否復發。
治療感染性滑囊炎時,依情況選用合適方式來治療,應投予抗生素,必要時考量行手術引流、滑囊切除術,尤其出現發燒、發冷和其他敗血病跡象時,應及早就醫,以防發生嚴重後果。
(本文作者為臺大醫學院骨科教授—楊榮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