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

微波爐不能放什麼食物?從「王晴微波雞蛋爆炸事件」揭8使用注意事項

微波爐不能放什麼食物?從「王晴微波雞蛋爆炸事件」揭8使用注意事項 微波爐不能放什麼食物?從「王晴微波雞蛋爆炸事件」揭8使用注意事項。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台灣女星王晴日前用微波爐加熱雞蛋,竟在眼前爆炸,導致眼角膜破洞、臉部燙傷,緊急送醫。事件曝光後掀起網路熱議,許多網友驚呼這是基本常識,也有人分享「安全微波法」。但其實,微波爐能加熱的東西真的有限,錯誤使用不只會爆炸,還可能引發火災或受傷。微波爐有哪些NG用法?微波食物真的會致癌嗎?正確用法一次看懂。

微波爐炸蛋驚魂,王晴左眼紅腫送醫:再也不敢了

女星王晴因外型亮眼、戲路多變,在本土劇中累積不少人氣,也被粉絲暱稱為「本土劇林志玲」。一向在社群上活躍分享生活的她,近日卻經歷了一場驚險的日常意外,讓她留下深刻陰影。

7 月 19 日,她在Instagram限時動態中發布一張自拍照,左眼紅腫、眼角含淚,畫面令人觸目驚心。她透露,這是因為用微波爐加熱雞蛋時,雞蛋突然爆炸,造成她眼角膜受傷與臉部燙傷。

王晴表示,當時是參考一部YouTube教學影片,嘗試用微波爐煮雞蛋。原本只是想省時方便,沒想到微波過後剛一取出,雞蛋竟在她眼前炸裂。高溫的蛋液與碎裂的蛋殼瞬間濺出,導致她左眼角膜破洞,臉部也出現輕微燙傷。

劇烈的疼痛讓她立刻趕往醫院求診,沿路痛哭不止,甚至出現暈眩、喘不過氣的症狀。儘管打了止痛針、服用了止痛藥,但仍無法緩解不適。她感謝三軍總醫院醫護人員即時處理她的傷勢,也坦率分享恢復過程中的不適。她形容這次意外不僅是身體上的傷,更帶來心理創傷,「對微波爐有PTSD,再也不敢把雞蛋放進去,不管是生的還是熟的。」

王晴微波雞蛋炸傷左眼角膜,在社群PO出紅腫淚眼照。翻攝王晴IG/serena_wang_qing圖/王晴微波雞蛋炸傷左眼角膜,在社群PO出紅腫淚眼照。翻攝王晴IG/serena_wang_qing

爆炸威力超乎想像,廚房一片狼藉

回到家後,王晴發現廚房一片凌亂。天花板上滿是蛋汁和爆炸痕跡,客廳地面也散落著蛋殼碎片。她清理時驚覺爆炸威力遠超預期,甚至連廚房的流理台邊角都被炸裂一角,足見帶殼雞蛋在密閉空間中受熱所產生的壓力有多驚人。王晴坦言,自己當時幸運站在側邊才未正面受擊,否則若爆炸直接衝擊眼球,後果恐怕難以想像。

炸蛋意外引發共鳴,微波爐安全知識成焦點

根據《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觀察,近三日(2025/7/9~2025/7/21)網路上針對「王晴微波爐事件」的討論快速升溫,相關關鍵字如「雞蛋、爆炸、意外、微波、加熱、蛋殼」等詞彙頻繁出現,顯示事件引發不少共鳴與議論。

許多網友對於將整顆帶殼雞蛋放入微波爐一事,感到錯愕甚至難以理解,紛紛留言表示「這不是常識嗎?」、「之前同事也在公司微波滷蛋,炸得天花板都是」,認為這類意外其實並不罕見。也有不少人分享正確的加熱方法,例如使用較深的碗、加入水、去除蛋殼後微波,便能成功製作水波蛋,強調「微波蛋不是不能,只是不能整顆、帶殼」。

部分留言則指出,除了雞蛋,某些含蛋的食材如香魚等也不能直接進微波爐,否則也可能引發爆炸。也有網友理性呼籲,雖然這類知識看似基本常識,但並非所有人都熟悉微波爐的使用方式,「不是每個家庭都有微波爐,也不是每個人都會去看說明書」,更有人建議這類安全知識應納入健康與生活教育之中,以減少誤用風險。整體而言,王晴的受傷事件不僅引發網友關心,也凸顯出家電使用知識的落差與盲點。

除了雞蛋,某些含蛋的食材如香魚等也不能直接進微波爐,否則也可能引發爆炸。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圖/除了雞蛋,某些含蛋的食材如香魚等也不能直接進微波爐,否則也可能引發爆炸。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微波爐便利但潛藏風險,習慣與觀念有待釐清

事實上,微波爐幾乎是現代家庭的標配家電之一,從加熱剩菜、牛奶,到快速解凍食材,不少人早已把它當作最便利的廚房幫手。然而,正因為使用太過普遍,許多人對它的加熱原理、限制與危險反而認識不足。像是把金屬器皿、鋁箔紙、密封容器,甚至整顆帶殼雞蛋放進微波爐,都可能引發爆炸或火災。

不少人也曾誤信網路傳言,認為微波食物對健康有害,甚至會致癌,使得關於微波爐的誤解與危機並存於日常生活中。事實上,只要掌握正確用法,微波爐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但若忽視基本安全守則,後果往往令人後悔莫及。

正確使用微波爐的8項提醒

王晴的炸蛋事件引發網路討論後,也讓更多人開始反思微波爐的使用方式是否正確。根據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基隆分局資料,在選購與使用微波爐時,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項事項,確保安全無虞:

認明檢驗標章:選購時務必確認產品貼有「商品檢驗標識」,並檢查外包裝是否完整標示廠商名稱、地址、型號與規格(如電壓、消耗功率等)。

避免使用不當容器:微波爐內嚴禁放入金屬器皿、鋁箔紙、密封容器,或非耐熱的塑膠袋、紙類製品及乾布等物品,以免引發火花、爆炸或起火風險。

蛋類加熱須特別小心:帶殼雞蛋與整顆煮熟的蛋不宜放入微波爐加熱,以避免因內部壓力累積導致爆裂。若需加熱雞蛋,應將蛋打入碗中,並確認加熱方式安全,避免密封與過度加熱。

禁止空轉:微波爐不可空機運轉,否則可能損壞磁控管,甚至引起火花。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網路溫度計DailyView提供圖/《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網路溫度計DailyView提供

加熱時勿離人:操作微波爐期間應留在旁邊,避免食物過熱、溢出、燒焦或爆裂,產生燙傷或火災風險。

定期清潔保養:爐內若堆積油漬或碎屑,可能影響加熱效果或導致冒煙起火。應定期清潔,以確保功能正常。

使用專屬插座供電:建議使用獨立插座供應電力,避免與其他高功率電器共用插座,並應避免使用延長線,以防電線過熱或過載。

電線異常應立即停用:若發現電線或插頭破損,或機器運作異常,應立即停止使用並聯絡原廠維修,以防電氣危險。

微波食物不會致癌,但容器材質需特別留意

針對民眾經常提出的疑問,例如「微波加熱的食物會不會致癌?」「微波是否對人體有害?食藥署國健署均已明確說明。微波爐的加熱原理,是透過電磁波讓食物中的水分子與極性物質產生震動,進而產生熱能,並不會使食物具有放射性,也不會產生有毒物質。

正確使用微波爐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但需留意所使用的食品容器材質。若使用不耐熱或不適合微波的材質(如某些塑膠容器或塗層紙盒),在高溫下可能釋出有害物質。建議選用標示「可微波」的玻璃、陶瓷或專用塑膠容器,避免使用來源不明或未標示的容器。

美國癌症協會(ACS)與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也指出,微波爐並非透過X射線或伽馬射線來加熱食物,並不會改變食物分子的化學結構,也不會造成食物「變異」或「致癌」。相反地,微波爐加熱速度快、加熱時間短,反而可能比傳統烹煮方式保留更多的維生素與礦物質。

簡言之,微波爐本身是安全的,但關鍵在於使用方式是否正確。只要容器選對、方法得當,就能安心使用,不必過度恐慌。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調查結果之圖文,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改寫】

(本文獲《網路溫度計》授權轉載;內容僅反映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社立場。)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