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想增肌不是練多吃多就好,體脂肪高不只影響增肌效率,還可能讓你「愈練愈胖」!想要養出線條分明的肌肉?減重醫師建議,正確掌握碳水循環與熱量分配,搭配訓練部位頻率調整,能有效促進肌肉合成、降低脂肪囤積,是實現健康增肌減脂的關鍵策略,適合健身新手與進階者參考。
阿健原本是個瘦弱的「紙片人」,朋友甚至開玩笑叫他「蛇精男」。於是他一氣之下,跑去健身房報到,希望靠著每天做重量訓練,再狂吃高熱量食物,快速長出肌肉。四個月後,阿健如願增加了 10 公斤,只是體脂分析報告卻讓他傻眼:雖然肌肉增加了 3 公斤,但其餘的 7 公斤全是脂肪。
我告訴他,多吃多練並不能真正增肌,還需要營養均衡的飮食規劃。於是阿健調整了自己的健身與飮食策略,練腿、胸、背時,增加碳水攝取;練肩和手臂時,則適度降低碳水,確保熱量來源不再失控。漸漸的,他的體脂率下降,肌肉線條愈來愈明顯,整個人看起來結實多了。
雖然偶爾還會想起被叫「蛇精男」的日子,但阿健不再覺得自卑。他在健身房裡,靠著耐心和穩紮穩打的訓練,擺脫了單純追求體重上升的盲目思維,也從中體會到,正確的努力比盲目的衝刺更加重要。如今,阿健懂得傾聽身體的聲音,了解增肌需要時間、飮食需要規劃,真正走出紙片人的陰霾。
髒增肌,累積脂肪是肌肉的三倍
狂吃就能長出更多肌肉嗎?這一直是許多健身愛好者關心的問題。發表在《人體動力學雜誌》上的研究,就給出了答案。研究中,一群健美運動員被分為兩組。
◆ 盡情大吃組:飮食熱量遠超過平日所需,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取 68 大卡。以我的體重 70 公斤來說,每天要吃下 4760 大卡,非常驚人。
◆ 適量增加組:控制在略高於日常所需的熱量,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取 50 大卡。
兩組人員進行了為期四週的重量訓練,每週 6 天,一個月後,成果顯現。
◆ 盡情大吃的運動員:體重增加了不少,其中 2.7 公斤是肌肉,但脂肪也同時增加了 7.4 公斤,幾乎是肌肉的 3 倍。
◆ 適量增加的運動員:他們的身上多了 1.1 公斤的肌肉,脂肪則僅增加了 0.8 公斤。
千萬不要以為健身就可以隨心所欲大吃大喝,這種做法不僅增肌效率低,反而會讓人體積累一身的脂肪,甚至引發血糖問題。正確的飮食搭配和科學的訓練計畫,才是達到健康增肌的關鍵所在。
(延伸閱讀/控管熱量、增肌減脂怎麼吃?營養師解析便利商店健康餐)
圖/發表在《紐約科學院年刊》的一篇美國研究告訴我們:體脂量愈高,合成肌肉愈困難。僅為情境配圖,取自freepik
先減脂,才能好好增肌
發表在《紐約科學院年刊》的一篇美國研究告訴我們:體脂量愈高,合成肌肉愈困難。研究中找來一群體脂率低的人,和一群體脂率高的人,讓他們攝取遠超過身體所需的熱量。經過三週以上的飮食控制,觀察不同體脂率的人在過食或少食情況下的體重變化。研究發現:
◆ 體脂率低的族群,增加體重有 60 % 到 70 % 是肌肉。
◆ 體脂率高的族群,增加體重有30 % 到 40 % 是肌肉,其餘都是脂肪。
研究也發現,體脂含量低的人,減重時會流失更多的肌肉組織;體脂含量高的人則多流失脂肪。總之,不論是增重還是減重,體脂率高低是關鍵因素,這跟體內的荷爾蒙變化,包括胰島素阻抗有關。開始增加肌肉時,體脂量不夠低,就會讓你累積更多的體脂肪,讓你後續的減脂期拖得更長。
所以,如果你的體脂量偏高,可以先利用碳水循環,讓減脂比重大於增肌比重。簡單來說,就是低碳日的天數要多於高碳日。建議男性至少在體脂肪 15 % 以下再開始增肌,女生則是體脂肪 25 % 左右。
當然,這並不是說減脂期就不能做重量訓練,相反的,減脂期只要補充足夠蛋白質,加上重量訓練,也是能夠有效增肌的。
利用碳水循環乾淨增肌
通常在減脂期,飮食占 80 % 的重要性,運動不需要太多;但是進入維持期後,就可以逐漸增加運動量。當體重穩定後,就可以朝增肌邁進。
增肌其實不需要吃太多,對於剛開始健身的朋友,每天多吃 10 % 到 20 % 的熱量就夠了。假如你平常需要 1800 大卡的熱量來維持體重,那每天多吃 360 大卡,總共 2160 大卡,就能達到增肌目標,而且不會明顯增加體脂。
剛開始健身的新手,一個月理想的體重增加範圍是 1 % 到 1.5 %。如果已經有一段時間的訓練經驗,每個月體重增加 0.5 % 到 1 % 是比較合理的目標。至於健身老手,每個月體重增加 0.5 % 已經是不錯的成績了。如果超過上述範圍,就可能會增加太多體脂。
所以,想要乾淨增肌,每天多吃一點點就好,但一定需要適量增加熱量,才能達到理想的增肌效果。至於怎麼增加熱量呢?跟減脂一樣,也是利用碳水循環飮食就可以囉!
增加每週的高碳日比例,拉高運動強度和頻率,給肌肉更多成長的機會。腿部肌力訓練或劇烈有氧最好都安排在高碳日,這樣才有足夠的能量應付高強度訓練。中碳日比例變化不大,可以安排上半身肌力訓練或跑步、游泳等運動,不只讓全身都能活動到,還能增強心肺功能。
減少低碳日比例,多吃蛋白質和健康脂肪,維持肌肉量,同時也幫助燃燒脂肪。當天訓練可以安排瑜伽或皮拉提斯,除了幫助肌肉修復和放鬆,也能加強身體柔軟度和穩定性,預防運動傷害。
在增肌期,記得定期量測自己的體重,如果上升幅度不如預期,就減少低碳日,增加高碳日;如果增加幅度太快,就減少高碳日,增加中或低碳日。這樣的碳水循環策略可以幫助我們在增肌的同時,不會增加太多體脂肪,讓我們達到理想的體態。只要遵循科學的飮食和訓練計畫,就能在增肌的同時,保持體脂肪在健康範圍內,實現強健且精實的體態。
(延伸閱讀/肌少症預防不只重訓、吃蛋白質,紅肌白肌訓練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