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不想癌症、失智症、糖尿病上身?與生活型態醫學可能有關的5種疾病

你怎麼活、怎麼過,決定未來疾病的發生與走向
不想癌症、失智症、糖尿病上身?與生活型態醫學可能有關的5種疾病 你怎麼活、怎麼過決定未來疾病的發生與走向!不想癌症、失智症、糖尿病上身?與生活型態醫學可能有關的5種疾病。freepik by jannoon028

編按:真正改變健康的,不是醫療科技與物,而是你日復一日的生活選擇!衛福部前部長、知名神經外科醫師邱文達在著作《每一天的健康革命:醫師實證的生活型態醫學》一書中提到,根據WHO研究,影響健康最重要的關鍵並非基因,而是生活方式與行為,高達 60 %。這意味著想要活得健康,我們的日常選擇才是關鍵。從身體修復到疾病預防,生活型態醫學六大支柱,給你維護健康的最強力量。

從生活習慣的改善著手,才能真正由源頭預防並減緩病情惡化;透過調整飲食、運動、壓力管理等方式,可以有效改善病況,甚至降低未來發病風險。以下針對幾種常見疾病,從生活型態醫學的角度探討如何讓健康回歸日常。研究證實與生活型態醫學可能有關的 5 種疾病:

研究證實:與生活型態醫學可能有關的5種疾病

心血管疾病

在過去,心臟病一旦發作,常被視為無法回頭的命運,但生活型態醫學正在改寫這個觀念。

第 1 章提過美國醫師歐尼斯的研究顯示,結合低脂、全植物飲食、溫和運動、壓力管理與社會支持,不僅可延緩心血管疾病進程,甚至有機會逆轉冠狀動脈阻塞。事實上,這樣的綜合生活型態改變可使心臟病復發率下降超過七成。

這不只是實驗室中的理論,在臨床與日常生活中已有眾多成功案例。以地中海型飲食為例,其富含抗氧化物與好脂肪,加上規律運動與充足睡眠,可同步改善血壓、血脂與發炎指數。心血管疾病並非只能依賴藥物,從飲食到情緒管理,這些看似平凡的選擇,也是能影響心臟健康的決定性力量。

第二型糖尿病

第二型糖尿病雖然與遺傳體質有關,但更關鍵的是生活方式。美國糖尿病預防計畫(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 DPP)研究指出,透過飲食與運動等生活型態改變,就能將糖尿病發病風險降低 58 %,而這個效果遠超過第一線藥物的 31 %。

更令人振奮的是,若在病程早期就介入,有些患者甚至可以完全逆轉糖尿病狀態。生活型態醫學在此扮演的核心角色,包括透過降低精製糖攝取、增加膳食纖維與不飽和脂肪的攝入,結合穩定的中等強度運動與體重控制,可改善胰島素敏感性、減少內臟脂肪與發炎反應。而當這些習慣成為生活常態,血糖數值自然下降,藥物依賴度也可逐步減輕。

糖尿病不應只是靠藥物來壓制的「慢性失控」,而是一種可被引導、調整,甚至逆轉的代謝過程,只要我們願意介入生活本身。

生活型態醫學提供一個整合性策略,不僅可延緩失智發展,也能提升患者與照顧者的生活品質。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圖/生活型態醫學提供一個整合性策略,不僅可延緩失智發展,也能提升患者與照顧者的生活品質。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失智症風險

《刺胳針》研究指出,高達 40 %的失智症可透過調整生活型態預防

而《失智症》(Alzheimer’s & Dementia)上的研究也指出,地中海與心智飲食(麥得飲食 MIND Diet,詳見第 3 章)富含抗氧化物,能延緩腦部老化並降低失智風險;

規律運動促進腦血流與神經可塑性;

良好睡眠能清除腦中β-類澱粉蛋白;

壓力管理與正念冥想有助穩定情緒、降低認知衰退;

社會互動與持續學習則能建立「腦儲備」,延後症狀出現。

生活型態醫學提供一個整合性策略,不僅可延緩失智發展,也能提升患者與照顧者的生活品質。

癌症

儘管癌症讓人感覺難以掌握,但事實上,約 1/3 的癌症與我們每天的生活選擇息息相關。

WHO與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 ACS)皆指出,規律運動、健康飲食與維持理想體重可降低大腸癌風險約 40 %,乳癌風險約 20 %至 30 %。這不只是統計數字,更是可實踐的日常策略。

飲食方面,攝取豐富蔬果、全穀類、豆類與好脂肪,可調節荷爾蒙、穩定血糖,進而營造不利於癌細胞生長的環境。

而中等強度運動不僅促進免疫功能,也有助於降低慢性發炎,是抵禦腫瘤生成的天然屏障。癌症不全然是隨機事件,也不是基因的絕對判決。在基因與命運之間,生活型態給了我們轉變的機會。

壽命(全因死亡率)

根據《循環》(Circulation)上的研究顯示,若能養成 5 項健康生活習慣,女性壽命可延長 14 年、男性延長 12 年,顯示生活型態對延長壽命具關鍵影響。

規律運動與良好睡眠可減少慢性病與早死風險,抗發炎飲食能降低心血管與癌症機率,壓力管理與社交連結則提升心理與免疫健康。

生活型態醫學強調六大支柱整合介入,不僅延長壽命,更提升生命品質,達到「延年益壽、健康老化」的目標。

(延伸閱讀/羅志祥媽媽罹阿茲海默症,醫:麥得飲食多吃這些食物「大腦逆齡 7.5 歲」

地中海與心智飲食(麥得飲食 MIND Diet)富含抗氧化物,能延緩腦部老化並降低失智風險。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圖/地中海與心智飲食(麥得飲食 MIND Diet)富含抗氧化物,能延緩腦部老化並降低失智風險。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預防延緩甚至逆轉慢病,生活型態醫學6大支柱

生活型態醫學的六大支柱看似平凡,卻是身體最深層的健康防線,若能全部落實,可有效降低死亡率與疾病發生率達 60 % 至 80 %,真正達到預防、延緩,甚至逆轉多種慢性疾病,實現「活得久,也活得好」的健康目標。

支柱1:不生病的密碼就在餐桌上——健康飲食的效益

從地中海飲食到植物性飲食,從烹調方式到AI飲食追蹤,讓你理解食物與疾病的關聯,懂得怎麼在忙碌生活中做出選擇。

支柱2:一動解百病——規律運動與經常活動很重要

運動不單是燃燒卡路里,更是從心肺健康到心理平衡,從抗癌到抗老最有效的疫苗,尤其AI技術加入,穿戴裝置的個人化運動建議,讓運動變得更可持續。

支柱3:睡得好,比什麼都重要——充足睡眠有助大腦與身體修復

透過睡眠週期、失眠療法與科技監測,提供一整套實用工具,幫助我們重建與睡眠的關係,也重建與自己的關係。

支柱4:壓力管理找回平靜——提升身心韌性的關鍵

心理的免疫力與身體健康同等重要。生活型態醫學不只關心焦慮與憂鬱,更談及創傷、正念、冥想與幸福感的建立。

支柱5:社會連結是良藥——建立支持系統,強化人際關係

社交網絡的貧瘠正成為新一代健康危機。透過實證數據與心理學架構,讓你理解人際關係如何強化免疫系統、降低心血管風險,甚至延長壽命。

支柱6:避免物質濫用,找回掌控權——拒絕成癮,守護健康

尼古丁、酒精、安眠藥到毒品等物質濫用,常在不經意中毀掉一個人的健康。透過建立替代行為、社會支持與AI的輔助,就能更早發現問題,走上復原之路。

(摘錄自《每一天的健康革命:醫師實證的生活型態醫學》一書,作者:邱文達,天下文化出版)

《每一天的健康革命:醫師實證的生活型態醫學》一書,作者:邱文達,天下文化出版圖/《每一天的健康革命:醫師實證的生活型態醫學》一書,作者:邱文達,天下文化出版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