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治療是以中醫人體經脈為理論基礎,採細針或藥草於穴位或經脈上施治的處遇方式,其藉由調動人體內在的抗病能力,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該技術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不但盛行於中國,也流傳到鄰近的日、韓,甚至歐美西醫目前也採用作為輔助療法。
世界衛生組織(WHO)以有科學實證為前題,過去曾公布針灸療法能應用在多達40種疾病上,比方說偏頭痛、鼻竇炎、普通感冒、過敏、腸胃道疾病、中風導致的癱瘓、失眠等,可說範圍相當廣泛。
值得注意的是,一份不久前發表在權威性醫學雜誌《英國醫學期刊》(BMJ Open)的報告指出,針灸療法還能改善更年期帶來的不適症狀,且成效顯著,或許可供為此感到困擾的女性朋友們參考。
該研究由服務於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公共衛生學系的卡瑪.桑卡德.隆德(Kamma Sundgaard Lund)博士所主持,其領導的團隊招募到70名飽受更年期症候群所苦的婦女,並針對她們進行追蹤調查,目的在探討來自東方的針灸療法能否緩解更年期所致的身心失調。
首先,這批志願者被隨機分為兩組,一組需接受針灸療法(註:每週使用15分鐘,共持續5週),一組則無任何介入。所有人定期接受一系列的問卷評估,藉以瞭解安排的療程有無發揮作用。
統計顯示,3週過後,與無任何介入者相比,有經過針灸治療的人,熱潮紅現象減少許多。而在第9週時,有80%接受針灸療法的婦女反應,原先的盜汗、睡眠中斷、情緒起伏和其他身體問題都有好轉。
研究者表示,如此發現著實令人振奮,畢竟傳統藥物治療並非適合每位更年期婦女,而其他療法的效果也普遍有限。雖然這項研究的樣本數略少,結果仍待更多驗證,但可成為患者另類選擇的依據。
雖然針灸療法在處理更年期症候群上似乎能幫上忙,但國內專家建議,若有以下狀況則不宜,最好先徵詢專科醫師的意見:
• 針刺部位皮膚完整性,如感染、潰瘍、不明腫塊、出血傾向等。
• 曾有暈針經驗。
• 處於飢餓、疲勞或虛弱狀態。
• 情緒不穩、有躁動傾向、精神疾病者。
• 高血壓處於劇烈波動期,對外界刺激比較敏感者。
• 體質正值實熱、陰虛發熱。
(本文作者為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臨床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