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觀察指出,50歲後會出現肌量和手握力加速減小的狀況,增高跌倒、脆弱性骨折和失去活動力的風險,成為中老年人的重大健康挑戰。
臨床上握力測量很簡單且又方便,老年人的手握力可做為評估衰弱(frailty)或肌少症的例行指標。在應用上,2020年1月的Arch Gerontol Geriatr.期刊中,新加坡學者分析該國≥60歲受試者的手握力與死亡率關係,受試者資料取自三次全國普查資料檔案(2009年、2011年和2015年),並從行政資料檔搜查至2015年12月之前的全因死亡率。
本研究分為兩組:第一組共4446位,分析收案時手握力值和死亡率的關係;第二組共2673位,分析一年後手握力變化與死亡率的關係,最長追蹤時間各為7年和4.6年。結果顯示,追蹤期間內第一組有835位(18.8%)和第二組有317位(11.9%)死亡,第一組平均存活時間為3.6年,第二組為2.6年。收案時手握力值每增大一公斤時,死亡風險會降低4%(95%信賴區間:0.94-0.97);追蹤一年時的手握力值每增大一公斤時,死亡風險降低13%(95%信賴區間:0.82-0.93)。可見老年人的基本手握力值較高者,以及在追蹤一年期間手握力增高者,其死亡率都較低。
❝在評估老年人健康時,測量手握力是很重要的項目,因此平時應多練習握力,才能有益身心。❞
其次,研究證實維生素D對骨骼肌和手部握力的重要性,補充維生素D有益肌肉功能,學者建議維持足夠血清25-羥基維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濃度,以保健老年人的健康。由於臨床試驗受試者的年紀範圍和條件上的差異,結果尚未得到定論,尤其是年老者。有鑑於維生素D對肌力和活動力的效益尚無一致定論,在2019年11月的J Hum Nutr Diet.期刊中,荷蘭學者報告系統性回顧和統合分析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的結果,探討停經後婦女服用維生素D對肌力和活動力的效益。該研究搜尋2019年3月之前的EMBASE, PubMed, MEDLINE和SCOPUS等資料庫,僅限於隨機臨床試驗英文文獻,探討各種類型維生素D補充劑對停經後婦女的肌力和活動力之效益,受試者可同時服用鈣劑。
全部共收案29個研究試驗,統合分析結果顯示,補充維生素D有增強手握力趨勢,但未達統計差異(P = 0.06),對活動力則無影響(P = 0.76)。進一步次族群分析結果顯示,在下列情況下維生素D補充可改善手握力:維生素D劑量 >1000 IU/天(P = 0.016),治療期間達3個月(P ˂ 0.001),以及維生素D基準值 <30 ng/mL(P = 0.033)等。可見補充維生素D可微量增強肌力,但不會改善活動力。
但另一篇在2019年8月EXCLI J.期刊的伊朗類似研究,並未能證實補充維生素D可改善停經後婦女的肌肉功能指標。該研究搜尋Cochrane library, Embase, PubMed, 和Web of Science database等資料庫,期限為2018年5月,共選出12個隨機臨床試驗進行分析,結果發現補充維生素D並未能顯著增加停經後婦女的手握力、背部肌力和計時起走測試。
由於結果仍未達共識,未來需更多進一步的良好研究設計,以確認維生素D對肌肉功能指標的效益。
(本文作者為臺大醫學院骨科教授、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