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COVID-19疫情未歇,又將進入秋冬流感季節,且有不少醫師直指受到「免疫負債」影響,今年流感疫情恐更勝前兩年。故指揮中心28日宣布,今2022年度公費流感疫苗於10月1日、11月1日先後分2階段開打。不過,到底哪些人是此波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又該怎麼預約?可以和新冠疫苗、次世代疫苗一起接種嗎?《健康遠見》整理10大QA為你解答。
Q1 》受免疫負債影響?今年流感疫情會比前兩年大?
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暨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李秉穎表示,免疫負債是近年出現的名詞,意指過去2年因嚴格防疫措施,導致各種呼吸道病毒感染都變少,人體沒有接受刺激「就負債了」,當解封後,就要開始還債。
可閱讀:邊境逐步解封,「免疫負債」恐釀感染症齊發?台大醫揭重點影響對象
國內今年冬天新冠可能會再持續一段時間,而流感則一定會出現比過去兩年更大的疫情,因為國內開始慢慢解封。不過,李秉穎也強調,學者們並不預期有太大的疫情,因為目前世界上所分離出來的流感病毒株並沒有嚴重的大突變。因此它會變成季節性流感一樣,在季節性流行,但還是可能會造成一些傷亡,尤其是指揮中心公布的流感疫苗公費接種對象,更是此波防疫的主要群組。
圖/2013~2016年台灣流感併發重症年齡分布圖。取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Q2 》65歲以上長者罹患流感很嚴重嗎?
由於身體機能衰退、抵抗力下降且較高比例同時具有其他慢性疾病,65歲以上長者罹患流感後,引起嚴重併發症,如急性支氣管炎、肺炎及住院與死亡的機率遠高於其他年齡族群。
Q3 》高風險慢性病人要打流感疫苗嗎?
依據統計,歷年流感重症及死亡個案,約有7~9成有慢性疾病病史。且研究顯示罹患慢性肺病(含氣喘)、心血管疾病、腎臟、肝臟、神經、血液或代謝疾病(含糖尿病),以及免疫功能不全者(如HIV感染),如感染流感後,不僅可能使原本慢性疾病惡化,更可能引發併發症,需要住院治療,甚至導致死亡,所以建議接種流感疫苗,保護自己的健康。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Q4 》施打流感疫苗可提升對新冠病毒保護力,預防感染、重症?打過新冠疫苗還要打流感疫苗嗎?
流感與COVID-19均為呼吸道傳染病,但為不同病毒感染造成,2種疫苗可以減少各自病毒的感染風險和重症、死亡機率,所以建議民眾2種疫苗皆要接種,才能都獲得保護力。
李秉穎也補充道,過去一段時間曾有一些研究報告指出,接種流感疫苗就能幫助預防新冠感染,似乎有一些交叉保護效果;但其強調,那些文章仔細看起來都有一些干擾因素,它的結論並不足以證實接種流感疫苗可以交叉保護新冠。所以現在我們大家認為,新冠疫苗可以保護新冠感染,流感疫苗可以保護流感。
Q5 》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次世代疫苗)可以一起接種?還是要間隔一段時間?
李秉穎表示,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這兩種疫苗可以一起接種,也可以間隔任何時間接種,因為從目前現有資料看來,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並未有明顯的交叉反應,民眾可依其需求選擇同時或間隔一段時間接種。
Q6 》新冠疫苗可以和任何疫苗同時接種?可以同時打三種不同疫苗?
新冠疫苗可以和任何疫苗同時接種,或間隔任何時間接種。李秉穎指出,好比長者可能需要接種流感疫苗、新冠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原則上也是可以同時接種的。
其舉例到就像小朋友一樣,有時候要打B型肝炎疫苗、五合一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一打就是三針,這在兒科非常常見,臨床也是安排同時接種;比如一隻手臂打一針,另外一隻手臂打兩針,但打兩針的部分,建議至少要距離一英吋以上,避免接種不為太近,兩種疫苗混在一起。
Q7 》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同時接種,能打在同一隻手臂嗎?還是不同手臂?
李秉穎指出,參照國際指引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同時接種,建議接種在不同的肢體,換言之如果是成人的話,就是左臂打一針、右臂一針。
Q8 》曾感染新冠肺炎者,是否可接種流感疫苗?
曾感染過COVID-19者,若已結束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加強自主健康管理/自主健康管理/自主防疫且已痊癒,無其他COVID-19疑似症狀,且無其他接種禁忌症者,可接種流感疫苗。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Q9 》哪些人符合流感疫苗公費資格?
2022年度公費流感疫苗,兩階段開打實施對象一次看
指揮中心表示,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實施對象與去(2021)年相同:
公費流感疫苗10月1日起分階段開打
第一階段:10月1日開打
▍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
▍65歲以上長者
▍安養、養護、長期照顧(服務)等機構之受照顧者及所屬工作人員
▍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
▍孕婦
▍具有潛在疾病之高風險慢性病人
▍BMI≧30者與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患者
▍6個月內嬰兒之父母
▍幼兒園托育人員及托育機構專業人員
▍國小至高中(職)/五專一至三年級學生
▍禽畜業及動物防疫相關人員
第二階段:11月1日開打
▍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
注意事項
1.流感疫苗與COVID-19疫苗,可同時接踵,民眾可依其需求選擇同時獲間隔一段時間接踵。
2.同時接踵流感疫苗與COVID-19疫苗,考量臨床接踵實務之可行性與參考WHO指引,建議接踵於不同肢體。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