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隨著新冠肺炎規範逐漸解除,民眾如何因應?雖然不再需要隔離,但低免疫力人群仍有潛在威脅,防疫物資可能成了家中堆…
2023-03-30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宣布輕症免通報、免隔離政策,自3月20日起實施,取消確診強制隔離,屆時輕症者由5+n,改採…
2023-03-09
20歲的許小姐日前因陣痛來到醫院待產,完全沒有症狀的她卻在入院PCR採檢時,陽性確診,在產科醫護全套防護裝備下順利生下男…
2023-04-07
COVID-19本土疫情持續,針對確診者的治療,除了西藥之外,中醫「台灣清冠一號」也是很好的解方。但有關清冠一號坊間也有…
2023-02-21
一項針對參加冬季訓練的跆拳道選手所進行的研究2,探討了維生素D與呼吸道感染的關係。科學家確定選手們血液中維生素D稍微缺乏…
2022-11-07
受到BA.5影響,本土疫情近期再度升溫,但日前衛福部中醫藥司卻公布,自9月15日起限縮清冠一號公費對象範圍,引發熱議。究…
2022-09-15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公布,因考量國內確診隔離天數已經從10天縮短為5天,醫療管理強度需要做些適度調整、合理配置醫…
2023-01-12
「我確診康復後,似乎經常感冒?好像免疫力變差了?」國外有不少人在確診新冠肺炎康復後,卻出現接連感染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的…
2022-09-28
國內採購口服抗病毒藥物包括輝瑞的Paxlovid(倍拉維)和默沙東的莫納皮拉韋,原先使用於65歲以上、癌症、慢性疾病、吸…
2022-11-30
新冠疫情期間,民眾已漸漸習慣與病毒共存,但當自己確診或同住親友確診,需要居家隔離,該如何向公司請假呢?這段時間無法工作;…
2022-09-02
隨著衛福部通過中藥清冠一號的公費治療,正式作為新冠肺炎的治療藥物,但與西藥相比,中藥是如何發揮功效治療新冠肺炎的呢?此外…
2022-11-04
確診者隔離期確定縮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2日宣布,11月14日起確診者居家照護縮短為5天,5天隔離期間快…
2022-11-02
50歲的李女士於今年7月因確診新冠肺炎,在居家隔離7天後,驚然發現自己胖了4公斤,日前至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求…
2022-10-05
Omicron BA.5 肆虐,台灣正值疫情升溫之際,有醫師分享自身和家人染疫後的症狀,表示比感冒還要痛苦100倍。對此…
隨著Omicron病毒株迅速擴散全台、本土疫情延燒,中藥「清冠一號」成了不少確診者趨之若鶩的藥品,更一度傳出缺貨消息。但…
2022-06-10
一名9個月大的男童因為感染新冠肺炎併發燒、熱痙攣入院治療,另一名6個月大的確診男童食慾差、嘔吐並且尿量明顯減少而住院治療…
2022-08-30
國內孩童染疫後併發MIS-C重症個案逼近百例,醫師分析,5歲以下孩童確診後,恐等2個月才出現MIS-C症狀,除呼籲父母留…
2022-08-12
編按:COVID-19疫情未歇,確診服用「清冠一號」能幫助調控發炎反應,減少肺部破壞,降低肺纖維化發展。故中藥清冠一號成…
2022-08-01
近來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使用抗原快篩(Antigen Rapid test)陽性就判斷為確診,適用確診隔離7天+7天自主…
2022-06-08
美國總統拜登今(22)日驚傳確診COVID-19,他在推文上表示自己狀況良好,白宮防疫協調官吉哈也指出,打過兩劑加強針(…
2022-07-22
「掌握黃金時機給抗病毒藥物,可能是救命舉動!」高雄市耳鼻喉科醫師鄭仁信染疫確診3天後,病情急速惡化,連吞口水也嗆到,診斷…
2022-07-14
張姓男子染疫後居家隔離,獨自一人住3樓,太太和2名子女住2樓卻仍確診,醫師發現張家因天氣熱,住家門窗緊閉,冷氣開整天反讓…
2022-07-05
自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之後,至今已歷時二年多,全球已有五億三千多萬人罹病,其中六佰三十多萬人更因染疫而死亡!國內感…
2022-07-11
根據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簡稱NIDA)定義,藥物誤…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部分感染者自認有「無敵星星」,康復3個月內到處趴趴走就以為不會二次感染。不過,三軍總醫院副院長張峰…
2022-07-06
大家已經與COVID-19病毒共存一陣子了,確診不斷地在你我身旁發生,該如何判斷病情輕重,與適當的就醫處置方式?更重要的…
2022-06-28
網路流傳新冠肺炎中醫處方藥清冠一號的配方,嘉義縣28歲女子確診沒獲開立抗病毒藥物,請家人到中藥店買「類」清冠一號藥方服用…
2022-06-23
新冠病毒持續影響世界下,特別是現今的Omicron病毒感染力強,有研究顯示其R0值可為10(一人就能傳播10人),因此如…
2022-06-30
近期國內通報多起兒童確診康復出現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個案,引發國人關注。但事實上感染COVID-19所引起…
2022-06-15
台南市歸仁區詹先生一家四口人,詹妻和二個幼女先後感染新冠肺炎確診,詹先生全副武裝,戴起N95再套上兩只醫用口罩和護目鏡,…
2022-06-14
COVID-19疫情大規模流行,無症狀確診者潛伏,家用快篩試劑已成為居家常備用品。但台中慈濟醫院感染科主任王瑞興提醒「快…
2022-06-24
對於自身染疫,擔任和信醫院防疫指揮官的施長慶有些懊悔與意外,因為疫情爆發兩年半以來,他一直採取高規格防疫,院內感控會議一…
目前國內處於疫情的高原期,不少人之前已購買快篩實名制的5劑快篩,以備不時之需。隨著夏季到來,高溫頻飆破35度,近期不少傳…
2022-06-13
COVID-19本土疫情升溫,尤其面對高傳染力的Omicron,民眾實在很難避免不染疫,因此預先做好確診準備,也成為「與…
2022-05-23
隨著這一個月本土疫情攀升,輝瑞口服抗病毒藥Paxlovid也是近期受大眾討論的抗病毒藥,這邊簡單做一些介紹,Paxlov…
2022-06-06
編按:近期因本土COVID-19疫情持續發酵,輕症確診在家隔離的民眾愈來愈多,除了聽從專業醫療指示進行治療,若出現發燒、…
2022-06-01
我確診後康復了!此篇文章延續遠見雜誌副總編採訪時,問我的好問題「藥師您如何看待清冠一號?」其他採訪關鍵Q&A在此…
2022-05-25
台灣近來爆發幾例兒童確診重症個案引發腦炎不幸死亡案例,造成父母親相當緊張。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兒科主任陳思融表示,發…
2022-05-30
近來疫情險峻,確診人數連日破萬,台灣中藥「清冠一號」供不應求,許多民眾也跟風囤貨。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表示,…
2022-05-27
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居高不下,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表示,疫情走向與病毒共存,疾病樣態正在改變,以往醫院多收治新冠重症患者,但現在…
這波Omicron疫情爆發至今,爸媽最害怕聽到的關鍵字就是「腦炎」,累計至5月24日,台灣有15個重症兒童,其中七例腦炎…
2022-05-26
Omicron疫情恐怕不只有「呼吸道症狀」表現,臨床發現有非常多染疫者出現「腸胃道症狀」,特別是「嘔吐」,甚至有人的唯一…
2022-05-24
感染Omicron變異株,大多數都為輕症,可能伴隨有發燒、咳嗽、疲倦、肌肉痠痛、沙啞、失去嗅覺等症狀,對此,長庚紀念醫院…
COVID-19口服藥開立速度加快,尤其輝瑞口服藥的藥物交互作用多,民眾用藥問題百百種,像是能不能和清冠一號並用、可否同…
近日本土疫情持續升溫,許多醫院急診室外出現大排長龍的民眾等著做PCR檢測、不少輕症確診者也會在慌張下撥打119,引發各界…
本土單日確診案例連續兩日維持在八萬多例,但中重症人數持續增長,從5月16日新增148例到今天已達223例,兒童重症案例再…
2022-05-21
編按:近期因新冠疫情再起,重複確診的民眾愈來愈多,除了聽從專業醫療指示進行治療,手邊如果有幾款常備精油,也可以調配用來舒…
2024-06-28
基隆兩歲男童確診高燒42.4度,後不幸病逝。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今接受媒體人周玉蔻訪…
2022-05-19
確診愈來愈多,已經不再是新聞上的數字,而是生活周遭的親朋好友,避免染疫基本的防護如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是…
2022-05-18
疫情嚴峻,現在家長最怕就是小孩發燒了,怎麼辦?還要再餵一次退燒藥嗎?若孩子在這段時間快篩陽性出現反覆性發高燒,常因擔心「…
中央政策明確指向要往「與病毒共存」前進,取而代之的是確診數不斷增加,但北部醫療量能緊繃,輕症雖能居家照護,不過居家視訊診…
編按:疫情升溫,多數COVID-19輕症的大人、小孩只能居家隔離,但除了吃藥,還能如何做好自我居家照護,儘快恢復健康?聽…
2022-05-17
人們如何對新冠肺炎產生免疫力?確診痊癒後,還可能再二次確診嗎?隨著台灣在面對新冠肺炎、Omicron變種病毒後的本土疫情…
國內心臟科權威、振興醫院院長魏崢,傳出感染Omicron輕症,喉嚨疼得連喝水都不能。魏崢心中所念仍是病患,簡訊中分享個人…
2022-05-16
指揮中心今天與地方就「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進行意見交流,綜合意見進行後續系統優化,考量確診民眾因部分資料填寫錯誤或…
編按:確診COVID-19,除了咳嗽、發燒、喉嚨痛等輕症症狀外,不少染疫者也會出現喉嚨卡卡、有濃痰的表現,在臨床上醫師多…
國內有醫師指出COVID-19確診者使用化痰藥可降死亡率。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提醒,相關實證不足,民眾勿搶購,…
高雄長庚醫院眼科醫師吳佩昌觀察,台灣目前有上百萬名學童還未打疫苗,有研究指出每天漱口漱喉嚨,可有效減少口喉中病毒量,相對…
「清冠一號」有助緩解症狀,是許多染疫者最想拿到的藥品,在「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裡,大家對清冠一也有許多疑問,「…
2022-05-15
編按:近期因本土COVID-19疫情嚴峻,確診在家隔離的民眾愈來愈多,除了聽從專業醫療指示進行治療,家中如果剛有幾款基礎…
5月12日起,COVID-19確診病例定義將全面調整!為了維繫醫院採檢量能,5月12日起,居家檢疫、居家隔離、自主防疫三…
2022-05-12
我也確診啦!台灣並沒有像去年一樣取消內用,而隔離的條件也沒有那麼嚴格了,看起來「一定比例的全民確診」,會是台灣的未來趨勢…
2022-05-07
本土COVID-19單日確診人數屢創新高,尤其以國內現況來說,民眾實在很難避免不染疫。雖然絕大多數研究顯示,感染Omic…
2022-05-08
明天起,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等3類對象快篩陽性,可由醫師認定確診,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通報流程,若民眾和醫師對於…
2022-05-11
《英國運動醫學期刊》一份研究指出,2020年六月到2021年一月期間比利時頂尖男性足球員在因隔離停止訓練約12天後重返運…
2022-05-09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即起開放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診孕婦使用輝瑞口服藥,若臨床醫師評估使用…
疫情持續延燒,為方便勞工請假,勞動部今天表示,電子居家隔離單及健保快易通APP的PCR檢測結果,均可作為請假證明。勞工因…
2022-05-10
國內COVID-19本土疫情延燒,染疫人數不斷攀漲!但隨著防疫政策不斷滾動調整,愈來愈多人對於確診、密切接觸者,該執行居…
近來不少人都有用家用快篩的需求,包含居家隔離者或是檢疫者,也需要用家用快篩。戳鼻子成為人人的日常,但是你真的「戳」對了嗎…
國內COVID-19本土疫情持續升溫,不僅連續單日確診人數屢創新高,近日更接連傳出染疫者不幸逝世的遺憾消息,其中更有一名…
2022-05-05
6歲的暄暄日前因發燒確診新冠肺炎,輕症的緣故,由媽媽陪伴居家照護。可是退燒兩天後,瑄瑄突然雙腳小腿疼痛,無法站立、行走,…
居家隔離如何精準採買?確診者的居家照護該準備什麼?都濃縮在這篇營養懶人包!疫情關係,在家用餐的時間變多了,不想一直只吃泡…
COVID-19本土疫情延燒,據統計,全台約8.1萬人正在居家照護。指揮中心今天配發2萬人份抗病毒藥物支援送藥到宅,並公…
國內昨天新增五例確診死亡個案,其中一名年僅24歲女性,曾打過三劑BNT疫苗,好友形容她確診前「活蹦亂跳」,怎料短短六天卻…
編按:國內COVID-19本土疫情嚴峻,單日確診人數屢創新高!雖然完整接種完疫苗染疫後轉重症機率大幅降低,但目前對於染疫…
2022-05-06
台灣每日確診人數破2萬,多數為輕症和無症狀,多數人也因此輕忽。嗅覺喪失、極度疲勞、呼吸短促、肌肉無力,可能長期伴隨新冠確…
2022-05-04
國內COVID-19本土疫情延燒,確診病例一夕爆增!為減輕醫療量能,指揮中心今5日宣布,修訂新冠肺炎病例定義!針對居家隔…
社區藥局將有抗病毒藥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表示,依最新規劃預計5日配送2萬人份口服藥至各縣市設置1至2家核心藥局,…
2022-05-03
全台本土疫情持續升溫,今天又傳出兒童重症。高醫醫師李敏生說,家長要判斷兒童患COVID-19嚴重程度,最重要的就是「呼吸…
確診者自主回報疫調系統明天正式上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填報流程,也呼籲民眾採檢時務必留下手機號碼,以利疾管署發…
2022-05-01
2022-04-30
國內COVID-19本土確診病例屢創新高,各縣市地方政府也啟動「輕症居家照護」措施,盼能保存防疫與醫療量能。為避免民眾得…
2022-04-27
我也確診啦!台灣並沒有像去年一樣取消內用,而隔離的條件也沒有那麼嚴格了。看起來「一定比例的全民確診」,會是台灣的未來趨勢…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調整3+4隔離新制的快篩試劑發放數量,成人(含大學以上學生)發放從5劑減為3劑,國小至高中…
2022-04-28
隨著兒童確診案例持續擴大,如何做兒童居家照護,也成為民眾關注的焦點。《遠見》記者訪問兒童居家照護實際個案,並專訪台北慈濟…
本土個案接觸者3+4居家隔離上路首日,指揮中心今天宣布,取消第3天快篩規定,但第4天後自主防疫期間,如須外出應快篩陰性後…
2022-04-26
透過專業醫師的建議,整理出無症狀及輕症確診者「居家照護安心過」的9大要點,以利於度過這段非常時期。 👆延伸收聽…
2022-04-20
《遠見》記者專訪全台第一批採行居家照護的新北民眾,發現居家照護流程還有急待改善的面向。隨著國內確診人數持續增加,中央流行…
2022-04-23
新冠肺炎本土病例破1500例,指揮中心宣布一周內啟動確診居家照護措施。藥師公會也提醒民眾,疫情期間家中可常備解熱止痛藥、…
2022-04-19
突然接到醫院評估,自己確診後要在家隔離休養,10天閉門不出,應該準備哪些物品度過這突發狀況?或許,封城多日的中國市民「囤…
2022-04-15
國內首現感染COVID-19兒童死亡個案,指揮中心今天公布,染疫兒童5大警訊表徵,出現症狀須視訊診療,必要時得安排外出就…
2022-04-21
指揮中心放寬COVID-19居家照護、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者就醫交通方式,遇緊急就醫狀況,可由同住親友接送或自行前往,若因…
全台各縣市一週內將啟動確診個案居家照護,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今天說,未來全台將有超過1800家社區藥局提供送藥到府…
指揮中心今天公布,無症狀、輕症確診者解除隔離治療條件新制,居家照護確診者發病日達10天,依據Omicron變異株特性,研…
2022-04-18
國內研發的抗疫中藥清冠一號可有效預防重症,指揮中心表示,未來輕症確診者居家照護時,若有需求也可透過視訊開立清冠一號處方,…
2022-04-13
近日台灣疫情鵲起、確診數不斷攀漲!你若不幸確診,希望接受居家照護嗎?《遠見》獨家調查發現,約七成國人,一旦確診且為輕症,…
指揮中心昨天宣布,全國一週內全面啟動輕症在家照護,昨天晚間再公告確診個案及同住居家隔離者緊急就醫交通方式,同意同住親友接…
國內輕症居家照護指引今(8)日出爐!為持續推動「新台灣模式」,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居家照護管理指引」草案,明訂…
202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