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MBTI熱潮在台灣不減,討論I人(內向)與E人(外向)持續是人氣話題,不過近期韓國Z世代開始迷上另一種能「量化敏感度」的心理測驗——高敏感度測驗(HSP Test)。這項源自美國的高敏人測驗在韓國迅速走紅,不少年輕人好奇自己在感官、情緒與人際互動上的敏感程度同時,它也成為網路社群的新話題,從自我探索到情感支持都能找到共鳴。到底是否比MBTI更準?線上測驗怎麼做?一文拆解。
高敏人意思是什麼?HSP高敏感的起源與定義
「高敏感人士」(Highly Sensitive Person,簡稱 HSP)一詞由美國精神分析學者伊萊恩·亞倫(Dr. Elaine Aron)於 1996 年提出,用以描述那些對外界刺激(光線、聲音、情感氛圍)具有高度感知的人群;這並非心理疾病,而是一種正常且先天的神經氣質。亞倫博士在 1990 年代的研究中,也強調HSP是一種「深度處理資訊」的能力,而非缺陷。
(延伸閱讀/MBTI測試是什麼?16型人格測驗排行揭曉,你和哪些明星同型,可參考這篇文章的完整介紹)
高敏人測試:高敏感測驗分析網址內容與形式
根據一項針對 1573 名韓國年輕人的調查,66.8 % 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曾嘗試過HSP測試,顯示高敏感度測驗已成為熱門話題。鎖定社群媒體的短影片和討論串中,不少人將測驗結果當作「內心說明書」,引發廣泛分享與討論。
而常見的HSP自我檢測量表通常包含48題左右,涵蓋多個面向:
▶ 感官反應(對光線、聲音、質地的敏銳度)
▶ 情緒體驗(對他人情緒與社會氛圍的感知)
▶ 社交偏好(在人群中的舒適程度)
▶ 壓力應對(在高刺激環境下的承受能力)
該量表分為A、B兩組題目,計算方式為「A組得分減去B組得分」,得分愈高代表敏感度愈高,超過 60 分即有可能屬於高敏感族群。
至於近期在韓國流行的線上高敏感度測驗,要去哪裡做呢?以下是連結,須注意為韓文資訊:
→ HSP高敏感度測驗網址(建議下載程式後選擇中文版進行測驗)
若想尋找主題類似,繁體中文版高敏感度測驗,可參考以下連結。資料來源:三采文化
你是高敏感族群嗎?高敏人特質有3核心表現
1. 超感官敏感:能察覺極細微的外在變化,如燈光明暗、聲音大小或溫度轉換。
2. 超情感敏感:對他人情緒高度共情,並能從微小表情或語氣變化中捕捉情感訊號。
3. 深度訊息處理:在接收資訊時會進行較深層的思考與反芻,常常對細節進行過度分析。
高敏感人比例與心理定位,高敏人優勢與挑戰
研究指出,全球約有 15 % – 30 % 的人口屬於高敏感族群,且這一特質無法以「診斷」方式明確界定,只能透過性格特徵進行判斷。
英國Surrey大學心理學家Michael Pluess與Jay Belsky的雙胞胎研究也顯示,敏感度約 50 % 受遺傳影響,另有 50 % 為環境與個人經歷所塑造。
高敏人優勢
• 細節觀察力強,能在工作與創作中展現高度洞察。
• 具豐富的同理心,善於建立深度人際連結。
• 對美感與氛圍有敏銳感受,創造力豐富。
高敏人挑戰
• 容易因外界刺激過多而感到疲憊、焦慮。
• 情緒波動大,需要更長時間恢復心理能量。
• 若長期忽略自身需求,可能衍生抑鬱或過度緊張情形。
高敏感測驗結果敏感度級別
🐱 超級 HSP
像貓一樣敏感:前 6 %。
🕵️♂️ 高度敏感者
像偵探般敏感:前 6 % 至 16 %。
🧐 敏感者
高於平均的敏感度:前 16 % 至 40 %。
🐻 輕低敏感者
平均或低於平均敏感度:前 40 % 至 64 %。
🥔 不敏感者
像石頭般不敏感:前 64 % 至 92 %。
圖/HSP測驗敏感度級別。Types應用程式。
高敏感族群該如何管理敏感度?專家4點建議
調整環境刺激:選擇適合自己的舒適空間,視需要減少噪音與強光,並保留獨處充電時間。
培養正念練習:透過正念冥想與情緒調節技巧,保持頭腦清晰,減少過度思慮帶來的疲憊。
建立支持系統:參加HSP支持群體、工作坊或靜修營,與相同志同道合者分享經驗,獲得情感支持。
自我評估與計畫:定期使用HSP量表進行自我評估,了解自身敏感度變化,並據此制訂生活與職場的自我照護計畫。
(延伸閱讀/高敏感族看過來!不再被外界影響的3大自我對話技巧,傾聽內心,可參考這篇文章的完整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