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

寒露節氣精油養生學!這樣做防「寒氣與濕氣」告別關節痛、婦科疾病

寒露節氣精油養生學!這樣做防「寒氣與濕氣」告別關節痛、婦科疾病 寒露節氣精油養生學!這樣做防「寒氣與濕氣」告別關節痛、婦科疾病。photoAC by COCOdayo

寒露是一年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寒露 2025 年落在 10 月 8 日。氣候進入深秋,氣溫逐漸降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因此得名「寒露」。雖然台灣位於亞熱帶地區,入冬趨勢不如北方明顯,但節氣轉換帶來的「寒氣與濕氣」仍深深影響人體健康,尤其最容易讓關節痛與子宮與卵巢等部位容易受寒等女性寒凝問題浮現。

寒露時節最容易讓關節痠痛與女性寒凝問題浮現,氣溫下降會使末梢循環變差,關節、子宮與卵巢等部位容易受寒。此時除了保暖衣著,搭配適合的精油調理與芳香照護,能讓身心維持溫潤與流暢。

長者族群:薑與杜松、黑胡椒精油溫通氣血、護關節

年長者隨著年紀增加,心氣與陽氣逐漸減弱,關節循環不佳,易有筋骨僵硬、活動不利的情形。寒露節氣風寒濕氣旺盛,更容易誘發舊傷或關節疼痛。

建議可選擇具有溫經散寒、促進循環效果的精油如:

薑精油(Ginger):暖身助循環,可搭配按摩油輕柔塗抹膝蓋或小腿。

杜松漿果精油(Juniper berry):幫助代謝水濕,減輕關節腫脹感。

黑胡椒精油(Black pepper):增強溫熱氣血流動,改善手腳冰冷。

建議以 1 滴精油+5 ml 基底油的比例調配,按摩後再熱敷,可提升經絡循環與筋骨柔軟度。

玫瑰精油能舒緩情緒、溫養子宮,對經期前緊繃與焦慮有幫助。僅為情境配圖,取自freepik圖/玫瑰精油能舒緩情緒、溫養子宮,對經期前緊繃與焦慮有幫助。僅為情境配圖,取自freepik

女性族群:玫瑰與快樂鼠尾草精油調理氣血、防宮寒

對於女性而言,寒露節氣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下半身受寒」。足部有三條陰經循行,其中的肝經與生殖系統密切相關,一旦受寒,常出現經痛、血塊、腹冷等狀況。

建議女性在寒露時節可搭配以下精油:

玫瑰精油(Rose):舒緩情緒、溫養子宮,對經期前緊繃與焦慮有幫助。

快樂鼠尾草精油(Clary Sage):促進荷爾蒙平衡,減少經期不適。

肉桂葉精油精油(Cinnamon leaf):強力暖宮,建議稀釋後塗抹下腹部或足底。

並提醒女性要避免穿短裙、裸足,保持足踝與腹部溫暖。若體質偏寒,可於睡前以足浴加 3 滴薑或玫瑰精油溫暖身體,幫助氣血循環順暢。

芳香暖茶推薦—甘麥紅棗茶

甘麥紅棗茶材料:甘草 10 公克、浮小麥 10 公克、紅棗 5 顆。

甘麥紅棗茶做法:以 300 c.c. 熱水沖泡,調和身心、緩解緊張。若搭配嗅吸玫瑰或甜橙精油,更能放鬆心氣、提升睡眠品質。

芳香穴位建議—陰陵泉

位於脛骨內側,可健脾利濕、幫助循環。可取 1 滴杜松或薑精油稀釋後,順時針按摩陰陵泉穴位 3 ~ 5 分鐘,有助減緩寒濕堆積,對女性生理期不適或下肢關節舊傷者都有良好保健效果。

最後提醒,「節氣轉換時,氣血易受外寒干擾,若能結合精油芳療的暖經作用,不僅能防病於未然,更能調養情緒與睡眠,達到內外兼顧的養生效果。」

(本文作者為翰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植物精油調理師──賴睿昕中醫師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