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

龍鬚菜是佛手瓜嫩芽,龍鬚菜怎麼處理才美味?2料理秘訣是鮮脆關鍵

龍鬚菜是佛手瓜嫩芽,龍鬚菜怎麼處理才美味?2料理秘訣是鮮脆關鍵 農藥少!佛手瓜嫩芽龍鬚菜怎麼處理才美味?2料理秘訣是鮮脆關鍵。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你知道龍鬚菜其實是佛手瓜的嫩芽嗎?龍鬚菜因富含膳食纖維與鋅、鐵等礦物質,又因農藥殘留量少而深受喜愛。夏天想來點清爽開胃的綠葉蔬菜?無論清炒還是涼拌,只要記得掌握 2 大龍鬚菜料理秘訣,就能做出口感爽脆、色澤翠綠的龍鬚菜料理,輕鬆享受當季美味不打折!

農藥少,龍鬚菜是什麼植物?龍鬚菜是什麼的葉子?

根據農業知識入口網資料,龍鬚菜是佛手瓜(又稱「隼人瓜(はやとうり)」)的嫩芽,生命力旺盛。產地主要分布於花蓮、高雄及南投等地區,因含有鋅、鐵、維生素及膳食纖維等豐富營養素,且生長過程很少有嚴重病蟲害,幾乎不用使用農藥,農藥殘留量低而備受歡迎

龍鬚菜是什麼菜?本是同根生,龍鬚菜是佛手瓜嫩芽

「鮮享農YA-農糧署」臉書粉專指出,龍鬚菜與佛手瓜其實是同一種植物,名為梨瓜。佛手瓜外型像水梨或芭樂,果皮從綠色到乳白色都有,引進台灣後,因外型似雙手合掌虔誠祈福而得名。原產地在南墨西哥和中美洲,當地人多吃「瓜」少吃「菜」,以食用果實、切塊拌成沙拉食用為主,味道像扁蒲或大黃瓜,適合炒食或煮食,也可以醃漬。

而龍鬚菜是梨瓜的嫩梢,葉子外型特別,有掌狀葉和捲鬚葉,兩者對生,掌狀葉呈現五角形。捲鬚葉為特化葉,用來攀附物體,捲曲如龍鬚而的名。在原民族部落可常見,因緣際會被發現佛手瓜的嫩梢非常美味,以前只有在山產店才吃得到,隨著它愈來愈受歡迎,龍鬚菜才逐漸成為常見食材。是台灣夏天重要的蔬菜,適合清炒、汆燙食用。

類別

外型

產季

營養

料理

龍鬚菜

(梨瓜的嫩梢)

掌狀葉和捲鬚葉上有茸毛捲曲狀,似龍鬚得名

4~10月

膳食纖維、鐵質、磷以及鈣含量豐富
清炒、汆燙

佛手瓜

(梨瓜)

像水梨或芭樂似虔誠合掌的雙手得名
熱量低、高鉀低鈉,鮮含量豐富,維生素B、C、礦物質
醃漬、清炒或煮湯

本是同根生,龍鬚菜是佛手瓜嫩芽。取自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圖/本是同根生,龍鬚菜是佛手瓜嫩芽。取自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

龍鬚菜怎麼炒才鮮脆?圖解2秘訣看龍鬚菜怎麼處理

口感爽脆的龍鬚菜是許多人到快炒店必點的青菜之一。但更想要端出快炒店等級的涼拌龍鬚菜、炒龍鬚菜,該怎麼做呢?龍鬚菜的鬚鬚可以吃嗎?一起來看看「鮮享農YA-農糧署」在臉書粉專分享的 2 大龍鬚菜料理祕訣。

龍鬚菜料理祕訣1|挑嫩葉

龍鬚菜怎麼挑菜?摘除過長的捲鬚,並撕掉葉梗底部較粗纖維,再折成適口小段(3~5 cm),可視個人口感偏好調整摘除的程度。

熱炒:可搭配豆鼓、豆乳、薑絲、蒜頭,炒出不同風味。

龍鬚菜料理祕訣2|速冰鎮

滾水加入 1 大匙鹽及 1 大匙糖,放入龍鬚菜後以筷子拌開,汆燙 30 秒,取出冰鎮,之後可搭配胡麻醬或豆腐乳等調味。

涼拌:拌醬(調和水+醬油、烏醋、胡麻醬、美乃滋)

春、夏是龍鬚菜的主要產季,一起把握最佳口感風味的季節,享受龍鬚菜的鮮脆好滋味吧!

取自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圖/取自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

龍鬚菜挑選保存秘訣

龍鬚菜挑選
葉片|鮮嫩黃綠無水傷
莖部|含水量高不乾枯

龍鬚菜保存
龍鬚菜老化後纖維多,買回家應儘早食用或以保鮮袋包起來冷藏,建議 3 日內食用完。

參考資料:

農業知識入口網:雙生美味-龍鬚菜、佛手瓜

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粉專:龍鬚菜、佛手瓜本是同根生

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粉專:佛手瓜與龍鬚菜野菜大翻新

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粉專:「龍鬚菜」食用大全報你知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