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

壓力胖怎麼瘦?愈節食愈胖恐是壓力荷爾蒙惹的禍,醫師解答改善法

壓力胖怎麼瘦?愈節食愈胖恐是壓力荷爾蒙惹的禍,醫師解答改善法 愈節食愈胖?恐是壓力荷爾蒙惹的禍!醫師解答壓力胖怎麼瘦。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醫師,我最近真的每天只吃一餐,但體重怎麼不減反增阿!」她睜著一雙焦慮且充滿血絲的眼神看著我,一問之下才發現她每天睡眠時間不但太晚而且太少,整個人呈現的是一副非常緊繃的模樣。我先用手勢示意她講話慢下來,我再稍作詢問「那你最近月經有來嗎?」果不其然最近連月經週期都整個亂掉了。

過去我們總把肥胖歸咎於「吃得多、動得少」,但以上那些是在門診中很常見的「壓力型肥胖」,因為體內的壓力皮質醇長期過高,直接也間接地影響了我們體內的荷爾蒙平衡,造成不動如山的脂肪們不斷累積的結果。

壓力胖是當你焦慮疲累時,身體正在啟動的戰逃模式

在討論壓力對人體的傷害時,我們先不要錯怪壓力荷爾蒙。想像你在睡前突然接到一封訊息「明天的報告準備的如何?」

這個完全被你拋諸腦後的重要事情,一瞬間你瞳孔放大、心跳加速、冷汗直流,這就是急性期的壓力反應,因為交感神經的出動,讓腎上腺大量分泌腎上腺素跟正腎上腺素,讓你的五感瞬間變得非常靈敏、肌肉非常緊繃,這就是你啟動了「戰或逃(fight or flight)」反應,當然此時你是完全不會有任何胃口的。

但如果你身處的是一個長期的高壓環境,有咄咄逼人的上司跟做不完的工作,這時候接管身體壓力的就不會是腎上腺素,而是壓力荷爾蒙「皮質醇」,他會造成我們血糖上升、脂肪更容易囤積、焦慮憂鬱跟記憶力下降,我們也會對高糖高脂的食物特別感興趣。這些看似不良的反應,其實是身體再讓我們儲備能量,來應付這些壓力極高環境的一種保護作用。

壓力大、高皮質醇濃度會傷害海馬迴與前額葉皮質,使人出現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焦慮與憂鬱傾向。freepik by DC Studio圖/壓力大、高皮質醇濃度會傷害海馬迴與前額葉皮質,使人出現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焦慮與憂鬱傾向。freepik by DC Studio

壓力賀爾蒙如何造成肥胖?小腹突出是壓力胖症狀?

這裡我們必須直指一個核心問題:為何有些人並沒有「吃多動少」但卻還是肥胖?壓力荷爾蒙到底是如何默默癱瘓我們的代謝的。

首先皮質醇會強化我們腦中的多巴胺作用,並且活化食慾荷爾蒙神經肽Y(NPY),讓我們對於炸雞、汽水甚至甜食等安慰食物充滿渴望,目的是撫慰這個內心勞累的身軀。

而更火上加油的是,我們負責降低食慾的荷爾蒙「瘦素」也會因此下降,讓我們比較不容易感到飽足感,一個不小心就進入暴飲暴食的狀態,這也是很多壓力大者在節食後復胖的主要原因。

國內就有研究曾指出,皮質醇高的人會在情緒不好或無聊時會想吃東西這個部分,有明顯增加。

再者,慢性壓力下我們體內的睡眠荷爾蒙——褪黑激素的調控也會失衡,導致半夜不容易入睡。也因為深沉有品質的睡眠本身其實就是燃脂利器,所以益發瘦不下來,就有研究指出:

在睡眠受限的情況下,總腹部跟內臟脂肪都會提升,因為腹部的GR受體(Glucocorticoid Receptor,糖皮質醇受體)特別多,受到皮質醇刺激時,會更容易形成蘋果型身材。壓力大的你,是不是開始為自己難消的小腹找到原因了呢?

婦產科專科 大象醫師—周維薪醫師提供圖/婦產科專科 大象醫師—周維薪醫師提供

壓力大不只是造成身材圓滾,在我們功能醫學看來,最麻煩的反而是「肌肉練不起來」,還記的壓力會讓我們身體想要獲取更多能量嗎?

皮質醇會讓肌肉分解成為胺基酸為能量所用,也會減少增肌所需要的睪固酮跟相關生長因子,最終身體的基礎代謝量就會維持在低點,逐步養成「少吃也會胖」的惡性循環。

壓力賀爾蒙的影響不限於體重,還會干擾月經與情緒

很多高中女生月經不順來到門診,通常一套檢查下來幾乎都會是「正常」,這時候我就會問她是否最近有什麼大的壓力源,結果 10 個有 8 個會命中都是因為考試快到了,在等待壓力過後其實月經規律也就不藥而癒了。

這是因為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會直接抑制腦袋上游的訊號,導致卵巢無法排卵、進而沒有月經,其實以生理來看,就是在高壓的狀況之下,身體會關閉生殖相關的能力,以保命為優先考量,這其實也正是一種「戰或逃(fight or flight)」反應。

在醫學上有一種疾病是「庫欣氏症候群(Cushing’s syndrome)」,是因為過高的皮質醇讓人有月亮臉、水牛肩跟圓滾滾的大肚子,雖然說單純慢性壓力大不會嚴重到這個地步,但是長期的高血糖、高血脂跟脂肪肝等問題,仍然會造成「壓力型代謝症候群」。

而在情緒方面,高皮質醇濃度會傷害海馬迴與前額葉皮質,使人出現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焦慮與憂鬱傾向。這其實也在不限於醫學的各種社會性實驗中發現,他們利用收入作分層,而普遍收入較低的壓力大族群,他們不論是決策能力跟學業表現,都不如壓力低的族群。

所以總結來說,壓力是一種全方位的破壞,從情緒、睡眠到代謝異常甚至是食慾控制上,都是逐步傷害我們的一大殺手。

壓力胖檢測、壓力胖判斷法,最簡單的測驗方式就是測量白天早上的皮質醇。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圖/壓力胖檢測、壓力胖判斷法,最簡單的測驗方式就是測量白天早上的皮質醇。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如何知道是壓力型肥胖?壓力胖檢測、壓力胖判斷法

相信大部份人對於減重的想法會是「算熱量」、「飲食控制」,但並沒有想到身體可能正處於「高壓備戰模式」而瘦身不了。而想要知道自己是否壓力過大其實是需要技巧的,因為我們的皮質醇是有自己的日夜節律的,一般來說會是早上升高提升一整天的戰鬥力;接著到下午慢慢降低、直到晚上最低進而好入眠。

所以最簡單的測驗方式就是測量白天早上的皮質醇,雖然說凌晨 5、6 點的濃度可能是最高的,但因為要大家這個時間來抽血實在有些困難,所以我通常都建議 8、9 點可以抽血做檢查,如果太高或太低都要特別注意。

但抽單次的血其實不是最好的方法,因為觀察皮質醇「一整天」的起伏變化才是最好的,這就是所謂的「皮質醇覺醒反應」:是指人體在早上剛睡醒之後約 30 至 40 分鐘,皮質醇會呈現大量上升的現象,用來評估晨間壓力反應與自律神經活性,這個檢查可以延伸到一整天,若是整天都偏高就要注意是壓力過高,會造成情緒焦慮、容易暴食跟腹部肥胖等問題;但若是一整天都平坦或是早上升高後馬上下降,那就代表腎上腺或交感神經有問題,會使人呈現疲倦、焦慮。

婦產科專科 大象醫師—周維薪醫師提供圖/婦產科專科 大象醫師—周維薪醫師提供

現在也有一些最新的工具像是毛髮皮質醇(Hair Cortisol Concentration, HCC),是目前最穩定的壓力荷爾蒙追蹤工具,有愈來愈多研究顯示,毛髮皮質醇的濃度會跟內臟脂肪堆積與焦慮、情緒障礙風險呈強烈的相關性。

Q&A:有沒有不檢驗也能自我察覺的方式呢?

有的,就算不檢查,我們還是能利用生活上的狀態來檢驗,包含早上總是提不起勁:鬧鐘要按好幾次來能起來、醒來頭腦還是非常昏沉、早上起床兩小時內需要咖啡等提神飲料才有精神。

另一方面則是明明白天疲累,但到了晚上卻是一尾活龍、躺在床上腦中思緒翻湧、總是翻來覆去睡不著、夜間總是想吃鹹酥雞或其他高糖高油食品,這些徵兆其實都是壓力皮質醇節律失衡的暗示!

壓力胖減肥該怎麼做?低GI飲食、作息、運動有訣竅

正因為壓力型肥胖是因為身體想要「儲存能量備戰」,所以脂肪不斷累積。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再節食一輪」,而是要溫柔地讓身體重建安全感。

第一步就會從重建規律作息開始,很多人說早睡早起很困難,但其實只要「早起」久了,自然就能「早睡」:先強制設定每天早上 7 點的鬧鐘並強迫自己起來,幾天後自然就想要早睡了。要記得,每天睡眠跟起床時間不要相差超過 1 小時,這其中的一個小關鍵就是假日時不要報復性熬夜。

同時每天早上曬曬太陽 10 至 15 分鐘,這等於在告訴身體說一天開始了,並且在晚上睡前至少半小時不要碰手機等藍光,這些習慣都是為了使得白天可以分泌皮質醇、同時晚上可以刺激足夠的睡覺激素「褪黑激素」的產生。

另外盡量選擇低升糖指數的食物,因為血糖若波動大會使得皮質醇的節律混亂,舉例:當你吃了一頓高精緻醣類後可能不到一小時血糖就會快速變低,這時候身體除了分解肝醣製造能量外、也會刺激皮質醇上升提升血糖,而血糖快速降低時的焦慮感也會刺激你的情緒性進食。

以下是常見的低升糖飲食選擇

分類食材建議
澱粉類地瓜、糙米、藜麥、燕麥、山藥、蓮藕
蛋白質雞蛋、雞胸肉、豆腐、黃豆、鷹嘴豆、魚類
水果類藍莓、奇異果、番茄、葡萄柚、蘋果(避免果汁)


運動也是其中超級重要的環節,有人可能疑惑運動本身不就是一種「壓力」嗎?但其實只要你溫和、規律、漸進式地運動,反而能夠教導身體如何走出壓力。

首先,長期運動者的大腦更能有效調控「交感與副交感系統」的開關,讓你在該放鬆時能真正安靜下來,進而改善失眠與情緒波動。而且運動時會促進大腦釋放「快樂激素」腦內啡,這也是為何運動到一定量之後會有愉悅、鬆弛與自信的感受,這稱為跑者愉悅(Runner's High)。

建議快走、慢跑、游泳、跳繩、踩飛輪,每次 30 – 45 分鐘,每週 3 天,可以搭配阻力訓練增加肌肉量來平穩血糖。而像瑜珈、皮拉提斯這種低張力、高身心結合的運動也很適合高壓族群。

但要記得並不是天天運動就是好的,我很多學員為了減重每天泡在健身房數個小時,結果除了把自己累垮之外並沒有成功瘦身與增肌,激烈運動後的隔天一定要放鬆並評估自身壓力狀況。如果真的不確定的人可以驗上述追蹤一整天的「皮質醇覺醒反應」。

鎂除了是製造褪黑激素的推手外,也是大腦與肌肉放鬆的關鍵礦物質。僅為情境配圖,取自freepik圖/鎂除了是製造褪黑激素的推手外,也是大腦與肌肉放鬆的關鍵礦物質。僅為情境配圖,取自freepik

壓力胖怎麼辦?壓力胖看什麼科?補充什麼有幫助?

除了飲食與作息調整,適當的營養補充品可以成為穩定腎上腺壓力軸的小幫手,維生素B5是輔酶A的前驅物質之外,也是調節製造皮質醇的重要原料;而維生素B6則是參與血清素與褪黑激素的重要關鍵腳色。這些活性B群基本上是一般高壓族群都可以補充。

除了是製造褪黑激素的推手外,也是大腦與肌肉放鬆的關鍵礦物質,我會推薦使用吸收高且低副作用的甘胺酸鎂作為補充,我在臨床上都使用於入睡困難的族群,效果還不錯;而茶胺酸是一種存在於綠茶中的胺基酸,有不少篇論文都提到它在紓壓跟睡眠的幫助,角色主要偏輔助。

另外以功能醫學的角度來看,適應原「Adaptogen」也是一個好幫手,他是一種能幫助身體調節壓力、恢復平衡、提升耐力與穩定荷爾蒙的天然植物或植物萃取物。它們不像藥物那樣強烈介入身體機制,而是溫和地讓身體慢慢走回中間值。

在中醫與阿育吠陀醫學(Ayurveda)中,早已使用這些草藥千年以上,如人參、冬蟲夏草、印度人蔘等等,它的作用包含調節自律神經系統、調節腎上腺軸與抗發炎抗氧化,實證上與臨床我都覺得不錯的有南非醉茄、紅景天甚至是人參等植物萃取物

結語

壓力型肥胖絕非一朝一夕能解的難題,因為她常常蘊含了背後的原生家庭、職場與人際關係、面對自我等議題,有時候就算我們當場看出了一些問題,也不方便在第一次就診時詢問過於尖銳的問題。

但往往有了功能醫學報告的佐證或是醫病默契更到位時,可以開始逐步點開這個議題。

但是我一直深信,光是「知道問題」的本身就已經是開始面對問題了,還在路上的朋友們,我想告訴你們:你們並不孤單,功能醫學本來就是一場身心靈的整體療癒過程。

※本文由 大象醫師授權 提供,更多內容可加入 大象醫師官方Line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