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某位企業 CEO 與女伴疑因吸食多種毒品而暴斃,接著又傳出大馬知名歌手與性感網紅一起嗑藥(註:種類約有4 種),最終女方竟香消玉殞的新聞。雖然案情細節仍有待調查,但這兩起悲劇共同反映出,多重藥物使用比單一藥物使用更易致命的嚴肅事實。
所謂「多重藥物使用」(polydrug use)是指同時或先後使用兩種以上藥物或物質(註:含合法藥物、非處方藥、非法藥物、酒精)之情況。諸多研究指出,多重藥物使用不僅讓效果難以預測,還大幅提升急性中毒或猝逝的風險,對身心健康的危害甚鉅。
藥物別混著吃!多重藥物使用「混藥」為何很危險?
至於多重藥物使用,也就是「混藥」為何很危險?理由如下:
◎當多種藥物併用時,可能在體內產生「加乘」效應。例如,一種藥物原本對呼吸或心跳影響有限,但當再加入另一種有類似或互補作用的藥物時,整體抑制或興奮作用可能迅速升高。
◎若使用鎮靜劑、酒精、止痛藥(如鴉片類)等,其本身已可能抑制呼吸。若合併興奮劑或其他刺激性物質,可能先使心跳加速、呼吸增快,再急遽變慢或停止,身體調節無法應對。
◎每種藥物在個人身上的作用會因體重、肝腎功能、用藥史等不同而異;當加入多種藥物,更難判斷作用強度、時間與副作用。
◎有些人會用一種藥物後再添加另一種,希望能「降火」或「延續快感」,但身體的耐受性、混藥的強度或不良雜質(如非法藥物摻雜)都可能讓劑量看似沒問題,其實卻已嚴重超標。
◎多重藥物意味著肝臟、腎臟、心肺都要處理更多毒物或代謝物, 造成器官負擔加劇,長期下來更可能造成損傷。
◎混藥若是單獨使用,或在不安全的環境(如夜店、私人房間、無醫療資源),一旦發生呼吸衰竭、昏迷,可能因延誤送醫而喪命。

預防多重藥物使用,接觸藥物或酒精小心這6件事
有鑑於此,對於有機會接觸藥物或酒精的朋友們,建議如下:
◎不要併用任何形式的藥物,尤其是興奮劑加抑制劑、酒精加藥、處方藥與非法藥物混用。
◎知曉使用的物質來源與成分,非法藥品常摻雜未知成分、強度不可控,且吸食被查獲恐遭移送法辦,勿因好奇而嘗試。
◎勿把「我能 handle」或「朋友用過沒事」當作安全依據。每個人代謝、體質、藥物劑量、環境都不同,朋友沒事不代表你用完也會沒事,莫存僥倖心態。
◎用藥不要獨自一人,有伴(需清醒)才能即時呼救或提供援助。
◎若一段時間未用藥,或戒斷後復用更應謹慎,因耐受性下降,容易爆量,威脅生命安全。
◎若常多重藥物使用,甚至已經變成習慣,恐有物質使用障礙症的問題,最好及早尋求心理衛生專業(如精神科醫師)的協助。
社會對「嗨」文化、夜生活、派對模式愈來愈寬容,但我們身體的承受力並未因此變強。生命無法重來,任何看似「小玩一下」、「只是一晚」的想法,都可能隱藏著致命的危機。
❝想要活得長久,還是遠離毒品,避免混藥使用才是。❞
(本文作者為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臨床心理師——柯俊銘)
※ 珍愛生命,向毒品說 NO!毒品危害防制諮詢專線 0800-770-885 ※
※【健康遠見】關心您: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加入健康遠見 LINE 官方帳號,最新健康保健議題不漏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