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棗的好處宣傳得比較多,所以大家都覺得棗可以多吃,其實這是不對的。紅棗是不能多吃的,在補血的食品裡面,吃紅棗要特別謹慎。
紅棗容易生濕熱,所以有的人吃多了紅棗會牙疼,有的人會上火,有的人會生痰,有的人會發胖。所以,不能因為紅棗是長壽果,就每天沒事兒都吃一大把吃,甚至當飯吃。
吃棗還是要看體質的
瘦弱的人、不上火的人,可以吃;體內有熱的人、胖的人則一定要少吃紅棗,否則愈吃愈胖。
我有位老師曾經接診過一位頑固性濕疹患者,這個人的濕疹總是治不好。後來,老師就發現,這個人每天要吃一飯碗的紅棗。他把這個習慣停掉以後,濕疹就治好了。
有的人無緣無故地發濕疹、上火,有時候找原因,他經常就會怪罪說吃了什麼辛辣的東西。比如有些人總認為吃辣椒上火,其實辣椒不會讓人上火,反而紅棗是讓人上火的。所以,最好不要把紅棗當成飯來吃,對於一般體質的人來說,每天吃幾粒紅棗就夠了。
吃少量的紅棗是健脾的,吃多了就傷脾,所以,吃棗要有限度。
怎麼吃紅棗才好呢?最好是搭配其他食物來吃
紅棗比較適合當一個輔助的角色。在中藥裡面,經常會用到紅棗來配伍。因為紅棗有調和藥性的作用,而且它是保護脾胃的。
在很多藥方裡頭,放一點紅棗,用它來調和各種藥物的偏性,避免那些藥傷脾胃,有一個保護的作用,類似於中藥中的甘草。
比如說,有時候小孩子感冒了,要用食療,可能會用生薑、蔥白等煮水,這時你不妨放幾粒紅棗進去,可以保護一下他的脾胃。但是,有一點要注意:凡是痰多的情況下,要儘量少用紅棗。
用藥是這樣,平時飲食也是這樣。如果要吃紅棗,最好是少用一點,跟其他的食物搭配著吃,那樣效果才好。
我把紅棗比作一個和事佬,他是在一群人中做協調工作的。一個團隊,少不了這樣一個角色。有了他,就處處和諧了。
那麼,紅棗適合搭配什麼呢?
第一是生薑,第二是陳皮。
紅棗生濕,生薑祛濕;紅棗止汗,生薑發汗;紅棗補氣,而生薑是升散的,不至於讓氣補得滯住。紅棗和生薑搭配在一起,能調節人體的消化功能,增強抵抗力。氣血虛弱或怕冷的人,喝生薑紅棗茶很合適。
紅棗生痰,而陳皮是化痰的。紅棗吃多了容易讓人腹脹沒胃口,而陳皮能消除這種脹氣,又能開胃。紅棗和陳皮都能健脾胃。對脾胃虛弱的人來說,吃紅棗時最好配些陳皮一起煮水喝。
如果不喝茶,你也可以用紅棗熬粥。各種糧食裡面,紅棗比較適合跟小米搭配。小米是涼性的,跟紅棗一起熬粥不容易使人生胃熱。
(本文作者為營養師;原文刊載於陳允斌《吃法決定活法2》/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