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排行榜
原來「鎂」這麼重要!失眠、腦部老化都有關?營養學教授解析鎂的健康功能
你更年期了嗎?經期改變、停經不是唯一症狀,4變化要注意
吃安眠藥會失智嗎?醫:「這件事」才是損傷大腦健康主因
最新文章
  • 編按:「婆婆過世前的兩個月吧。照護者向我吐苦水。她說:『我受不了了。』又說:『做過照護的人,在喪禮上哭不出來。對吧?』她說得沒錯。周圍的人可能覺得我這媳婦很無情,可是該做的我都做了,如釋重負的感受遠遠大於悲傷啊。」「真的是鬆了一口氣。」我用力地點頭。「我小姑嫁到關西,住得遠我們也不敢要求什麼,但是她一年只回來一次,自從婆婆臥床之後,她就完全不管了。可是喪禮上卻趴在棺材上聲嘶力竭地哭喊媽媽。看到那個樣子,我很想對小姑說:『我幫婆婆換紙尿褲,她連聲謝謝都不說,但我還是默默地每天照顧她。你能了解我的心情嗎?』」「什麼時候我才能從那個好勝的老媽身邊解脫呢?」去咖啡館喘息時,我向老同學如此抱怨,她深有所感地說:「我太了解這種感覺了。我婆婆去年年底過世了,但是直到嚥氣她都沒有向我說聲感謝,她就是個這麼倔強的人。」「我媽從來不說謝謝或對不起,強硬到令人咋舌。你婆婆也是這樣嗎?」「對呀。我結婚之後,從來沒有聽她說過一句謝謝。」「真苛刻的人啊。」我喃喃地說著,把視線轉向窗外。「婆婆過世前的兩個月吧。照護者向我吐苦水。她說:『我受不了了。』又說:『做過照護的人,在喪禮上哭不出來。對吧?』她說得沒錯。周圍的人可能覺得我這媳婦很無情,可是該做的我都做了,如釋重負的感受遠遠大於悲傷啊。」「真的是鬆了一口氣。」我用力地點頭。「我小姑嫁到關西,住得遠我們也不敢要求什麼,但是她一年只回來一次,自從婆婆臥床之後,她就完全不管了。可是喪禮上卻趴在棺材上聲嘶力竭地哭喊媽媽。看到那個樣子,我很想對小姑說:『我幫婆婆換紙尿褲,她連聲謝謝都不說,但我還是默默地每天照顧她。你能了解我的心情嗎?』」她的心情我感同身受。「我們很想送她進安養院,她就故意找碴說:『我有家,為什麼非得住進那種地方』或是『我辛辛苦苦把兒子養大,結果兒子媳婦都要拋棄我。』她的身體不能動,但是直到臨走前,嘴巴還是不饒人。」「那真的是哭不出來呢。」「是不是?」最後我們相視而笑。我會有什麼感受呢?……思緒飛馳到老父母和姨父母辭世的那一天。也許跟她一樣,會覺得如釋重負吧。不只哦,我可能會大喊三聲萬歲,終於把他們送走了!如同前面說過,在與老父母同住之前,我以為把屎把尿和幫忙洗澡是最辛苦的事。但是實際上,最讓我火大的是溝通上對牛彈琴、雞同鴨講,隨時都想把人踩在腳下的老媽,她的存在形成了莫大的壓力。回想起來,以前在公司任職時,工作本身或是忙碌都不曾讓我感到壓力,反倒是與難纏人物往來,才是壓力的源頭。以前讀過一本書也這麼寫:「讓人類大腦最疲倦的是人際關係。」那些年輕的未成年照顧者就另當別論,但是對我這個有過多年社會經驗,累積相當歷練的我來說,某種程度的忙碌或是排泄照護等生理上的作業,只要程序安排得當,也都還在容許範圍。但是,不論再怎麼努力,都很難接受隨時用戰鬥模式對待我的老媽。如果這種狀況長久持續下去,生氣會被厭惡感取代。也許最後會懷著憎恨的情緒送老媽走。平日接觸多位高齡者,一起分享了許多酸甜苦樂的照護員卻說:「其實,做過照護的人,在喪禮上哭不出來。」照護高齡者就是會承受這麼大的負擔。當你站在這樣的立場下,真的能樂意地接下這個任務嗎?「其實,做過照護的人,在喪禮上哭不出來。」只有深深體會到照護工作的辛苦,才能說出這句話來。因為那是一份只靠漂亮話或親情絕對無法克服的工作。在撰寫本書期間,我國高中死黨的母親也以 93 歲高壽過世。失智症發作後,在安養院住了 7 年,平日就從她口中聽說安養院的費用、兒女去探望時,她已因為失智而認不出來的狀況,所以接到訃聞時,我最先想到的就是「如釋重負了吧」。原本應該向她致意「請節哀順變」,但是由於我們分享過太多對老父母複雜煩惱的情緒,所以這些話顯得見外,甚至有些矯情。考慮得愈久,愈是覺得只有「鬆了一口氣吧。辛苦你了」這句話最適當。活到 90 多,壽終正寢,算是喜喪了。「伯母也終於輕鬆了。辛苦你了。」我傳簡訊給她時,她立刻回信:「是的,我想她真的是福壽雙全了。」不論科學如何發達,唯獨生老病死無法天遂人願。老爸也常說:「我已經活膩了。活著也了無生趣啊。」「既沒有想見的人、也沒有想做的事啦。」「今天腦袋昏沉沉的,到底是剛醒還是剛睡都分不清啦。」即使他喃喃自語、即使幫他清理下身、協助洗澡,但是看著極端任性卻又頑強活著的老爸,深深體會到只有人類,即使活得不如人意,還是會苟活到最後一刻,也因此人才特別難纏吧。我們將如何終老?陪著老父母和姨父母漸漸走向人生終點的日子,既是親眼目睹不論是誰都無法避開老化,也是我與他們走向死亡過程周旋的日子。如果問我,這段期間會懷抱希望嗎?我只能回答,現實一點都不甜美。雖然並沒有臥床不起,但是照顧開始出現失智症狀的老年人,壓力和疲勞的累積比我所認知的更多。如同前面多次提過,由於我是返鄉回到出生長大的土地定居,所以有許多住在當地的舊同學,他們也與我同樣,都有著高齡父母要照顧。從哪個人如何籌措支付入住安養設施的費用等如同親歷的故事,到沒有經歷照護絕對說不出口的瑣碎細節,與他們聊過之後,心情緩和了不少。在東京上班時代養成的慢跑習慣,也是調整心情時不可或缺的日常活動。獨自默默跑在沿海路上整理心情,卸掉身體累積的焦躁和憤怒,不論炎熱的夏日,還是寒風凜冽的冬日,流汗淋浴之後,大部分的氣惱也都能化為無形。有些人會說:「老人有老人的堅持和想法,要用開闊的心胸守護他。」「任何人有一天都會變成那樣,應該盡量包容他們。」即使有人義正詞嚴地勸戒那種測試人性的話,但是並不能解決照護的問題,所以大家才會苦思對策。而且,其中夾雜的金錢問題,很有可能威脅到自己的生活或老後的積蓄,所以不可能用開闊的心胸去面對。每個人身處的狀況、想法和經濟條件都不一樣,但是,只有不流於感情束縛,盡量使用長照保險和福利優惠等的服務、該切割的事就爽快切割,把它當作自己年老時的預備練習,用這種心情去面對,才能克服看不見終點的照護任務。為了照顧老父母和姨父母,就不能去我熱愛的旅行―如果像這樣犧牲自我的時間或人生,心裡不斷沉積負面情緒,很可能有一天會大爆炸:「我受夠了。再也做不下去!」所以,不論是調整心情的旅行,還是去美術館或看戲,我都會毫不猶豫踏出家門。即使開始照顧工作,也絕不被他們拖累,不放棄任何事,繼續過著自己的生活。一面借助長照專員的智慧、善用照護中心的服務,一面用稍微清醒的眼光旁觀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度過這些頭痛麻煩的日子;而且未來,我也會這麼過下去——一面屈指數算著從他們身邊解放的日子還剩多少……「好一陣子沒見了,有點掛心呀。」推測年齡 83 歲的老爺爺叫住了我。我不知道這位老爺爺住在哪裡,也不知道他姓甚名誰,但自從我返鄉定居之後,一直維持著慢跑中擦身而過時互相擊掌的關係。遠遠看到他戴著美國洋基隊球帽、大大揮手健走的身影,連我的精神也神奇地振奮起來。然後老爺爺的身影愈來愈大,見我舉臂揮動,他也開心地揮手回應。「早啊~」「哦。早、早。」那段時間,因為老父母和姨父母的事務重疊,慢跑的起跑時間變得不規律,有一陣子沒能見到那位老爺爺,但沒想到他會為我掛心。人家說擦身而過都是修來的緣分,真是沒錯。也許,他在家裡也像我老爸一樣,既急躁又任性;或者像我老媽一樣說話刻薄,惹惱全家……幾乎每天,都會在固定時間看到他獨自伸直腰桿健走,或是在護欄做伸展操的身影,於是我也立刻打開開關:「好哦,那我也要加油了!」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我希望能懷著這種氣概終老,可是,我當然無法知道自己以後會變成什麼樣的老人,也許會成為討人厭的老太太,也許會給身邊的人增添很多麻煩。據說,高齡長者 5 人中就有1 人會罹患失智症。我認為平日多留心預防,一出現異狀就自己主動治療,請醫生開適當的藥方等等,希望盡可能做好各種準備。在人生百年的時代,無病無痛、死得快活的理想去世方法,只有一部分人能遇到―不對,可能只有一小撮人吧。當我無法自理生活的時候,究竟該怎麼辦呢?如今,我們正以驚人的速度,步向少子高齡化的社會。我想不論是誰,都必須真誠地面對這個大課題吧——我們將如何終老?(本文節錄自《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長照4個90歲老人的我,將如何面對老後生活?》一書,作者小梶沙羅,譯者陳嫺若,時報出版)

  • 婚姻
    每9.9分鐘就有1對夫妻離婚!你錯過了哪些感情生變的警訊?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最新統計,2023年臺灣共有53,071對夫妻離婚,平均每9.9分鐘就有1對婚姻走向終點,其中85.11%為兩願離婚。這些數據揭示出,現代夫妻面對感情問題時,越來越多選擇透過法律程序來…

  • 失智
    失智及癌症與電鍋有關,自來水含氯、鋁鍋惹禍?毒物科醫師這樣說

     

    坊間盛傳台灣失智人口、癌症比率高,是因為使用電鍋鋁鍋加熱食物,蒸東西時很可能因此把鋁一起吃下肚;加上自來水含氯,水中的氯揮發時附著在食物表面,食用會增加致癌風險導致,這是真的嗎?究竟鋁鍋有毒嗎?重金屬…

  • 飲食
    愛吃生魚片又怕寄生蟲?如何判斷生魚片新鮮度?3招辨別最準

     

    編按:想確認生魚片新不新鮮?看生魚片顏色最簡單!鮭魚、鮪魚等紅肉魚若失去鮮紅色,或是白肉魚缺乏彈性,代表鮮度不足。但生魚片冷凍可以放多久呢?生魚片不新鮮會怎樣?小心若貪吃不新鮮魚肉,恐引起生魚片寄生蟲…

  • 運動
    匹克球規則與打法有桌球、網球和羽球影子,台大醫揭常見運動傷害

     

    詹先生,52 歲,任教於公立大學,平日上課忙碌,詹先生熱愛運動,每週都會與好友打羽球,去年暑假出國 2 個月,學會打匹克球,覺得很有趣,回國後和台灣球友繼續維持打匹克球;詹先生在一次打球時,…

閱讀更多文章
熱門文章
  • 1
    私密處腫痛是巴氏腺囊腫作怪?停經、超過這年齡可能是更嚴重問題
  • 2
    閏六月豬腳麵線怎麼送才對?給父母增壽,部位、數量、時間有學問
  • 3
    一個人就醫住院愈來愈多!面對就醫孤獨,自己顧自己更須超前部署
  • 4
    椰果原來不是椰肉做的!那是怎麼製成?加了很多添加物嗎?
  • 5
    環遊世界80天只花費60萬,學習兩位81歲美國老奶奶「永遠在路上」
訂閱電子報。每周三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