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食

蔬菜湯怎麼煮才清甜有味?五行珍寶湯食譜,復刻蘇東坡〈菜羹賦〉山珍美味

蔬菜湯怎麼煮才清甜有味?五行珍寶湯食譜,復刻蘇東坡〈菜羹賦〉山珍美味 蔬食蔬菜湯怎麼煮才清甜有味?五行珍寶湯食譜,復刻蘇東坡〈菜羹賦〉山珍美味。寶瓶文化提供

編按:想煮出清甜不膩的蔬菜湯嗎?這道這道傳承蘇東坡〈菜羹賦〉古人飲食智慧、色香味俱全的——五行珍寶湯食譜,以山藥、地瓜、香菇等食材熬煮,不加醬油、醋等醬料烹調。除了保留了食材天然原味與自然鮮香,口感層次更是豐富,是一道簡單易學、充滿東方智慧,適合夏日日常清補養生的蔬食料理。

「湯」這個字,在維基百科上有一段這樣的描述:

湯主要成分為流質或半流質菜餚食品的總稱,冷熱皆可。一般習慣上,把液體成分占主導地位的稱作湯,不占主體成分的稱作燉菜,或按製作、食用形式稱作砂鍋、湯麵等。

外省家庭湯品大多較為濃郁,本省家庭則大多以清湯居多

這樣的形容算是貼切,不過,若單以台灣人在家中食用中式料理的習慣來看,對湯的飲用方式,其實有很大的區別。外省家庭的湯品大多較為濃郁,濃湯的特色常常是無法清澈透明,亦無法讓人一眼望穿鍋內食材的繽紛,卻是勾引味蕾的好手。

在冬季熬一鍋濃湯,家人的營養與情感都在食用時達到頂點。當一口帶著溫度的湯汁,從口經喉嚨緩緩流入,哪怕窗外有再大的風雪,都因此暫歇。即使是夏日,也常藉由食材本身的屬性,為身體濕熱做些清火調理,但都還是會搭配肉品一起煨煮,例如,蘿蔔排骨湯、冬瓜火腿湯等,這些湯品大多需要較長時間的熬煮而成。

相形之下,本省家庭在湯品的選擇上就有很大的不同,大多以清湯居多。一般夏日食用的菜湯不在話下,即使是虱目魚湯或南台灣的牛肉湯,都是清清澈澈的湯汁,食材與湯各自吸吮著一半的滋味。尤其與海鮮同煮時,彷彿還能看見海水翻攪的精彩。

我自小與祖輩同住,家中飯桌上規矩頗多,又因爺爺始終懷念他小時候大家庭的衣食豐盛,所以即使來台後居家過日子,吃飯時的上菜順序也從不減省:涼菜、熱菜、湯品、點心(偶爾以甜湯取代)、水果。

剛開始練習蔬食料理時,「湯」其實帶給我很大的挑戰,因為在剔除肉品與海鮮後,我甚至不知道該如何下手準備一道有滋有味的湯品。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hotoAC圖/剛開始練習蔬食料理時,「湯」其實帶給我很大的挑戰,因為在剔除肉品與海鮮後,我甚至不知道該如何下手準備一道有滋有味的湯品。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hotoAC

想探知中式主廚功力與品味,不是從主菜做評斷,而是從湯品來定奪

現在在中式婚宴的酒席上,也可以體會中菜的上菜順序,一般當湯品上菜時,大多代表這場饗宴已經進行了 2/3 ,接下來就剩小點心與水果了。酒席上的湯品,是全劇結束前的精彩高潮,所以從不馬虎,甚至有一種說法認為,若想探知中式料理主廚的真正功力與品味,不是從主菜來做評斷,而是從湯品定奪。

當年我一人久居海外,全靠自己煨湯煮食,來排遣鄉愁與補充日常所需的營養,因此各式湯水幾乎都是我的最愛。甚至在我獨食的歲月裡,湯即是菜,菜即是湯。它影響的不光是我的口腹之欲,也溫暖了我的心靈。

剛開始練習蔬食料理時,「湯」其實帶給我很大的挑戰,因為在剔除肉品與海鮮後,我甚至不知道該如何下手準備一道有滋有味的湯品——我被困在葷食的烹煮框架中。

蔬菜湯怎麼煮?從蘇東坡〈菜羹賦〉學方法,關鍵是不用醋和醬油

一直以來,我做菜都不是因為現實所需,所以每每遇到瓶頸,我總能從這個為自己帶來極大樂趣的生活態度中尋找出口。又因為喜歡古典文學,偶爾會從中探得文人雅士對食物的詮釋,作為烹飪的靈感。

其中影響我極深的一個煮食邏輯,是蘇東坡先生的〈菜羹賦〉。一開頭便寫道:

❝「東坡先生卜居南山之下,服食器用,稱家之有無。水陸之味,貧不能致,煮蔓菁、蘆菔、苦薺而食之。其法不用醯醬,而有自然之味,蓋易而可常享。」❞

其實,從這裡已點出精華:「煮蔬菜湯的方法,是不用醋和醬油,從而有其自然的美味。」(因為這首賦篇幅不短,就不在此備載,想要詳讀的朋友,可自行於網路搜尋全文。)

其中一段言及關鍵之處,我將它翻成白話文,大意是:「汲取山泉來洗濯乾淨,拾取新鮮菜葉與潔白塊根……鍋內熱氣騰騰,不要頻繁地攪動。摒棄醋和醬油,只保留原味;也不要放花椒、桂皮之類的調料。等到水開始沸騰、鍋裡發出聲音時,加大火候並保持均勻。菜蔬隨沸水翻滾,就煮成了糊爛的濃湯,實在是清醇甘美。」

東坡先生的提醒讓我茅塞頓開,這也正是今天想與讀者分享這道「五行珍寶湯品」的起心動念──就讓東坡先生帶領我們,一起品嚐山珍寶物所帶來的甘美香甜吧!

五行珍寶蔬菜湯

蔬菜湯食譜|五行珍寶湯

食材:

乾香菇 3 朵、乾蓮花、白山藥、黃肉地瓜、杏鮑菇、紅棗 2 顆、枸杞、豌豆仁。

備料:

1. 乾香菇放在碗裡,用冷水浸泡約20分鐘以上(用熱水會減其香氣)。將乾蓮花放入壺中,以滾水沖泡約10分鐘。

2. 山藥與地瓜洗淨後削皮,切塊備用。

3. 杏鮑菇洗淨切塊。

烹調:

1. 將已泡好的蓮花水倒入鍋中加熱(蓮花不用倒入,可以另外二泡成茶,單獨飲用),水滾後,倒入香菇水,轉至中火。

2. 放入香菇、紅棗與杏鮑菇,再用中小火燉煮10分鐘。

3. 放入山藥與地瓜,開大火至滾開,轉中小火,蓋上鍋蓋燜煮8分鐘(注意水量若減少要加水)。開鍋蓋後,撒下枸杞與豌豆仁,最後加上適量的鹽,一小茶匙油,關火,蓋回鍋蓋。燜2~3分鐘後即可起鍋。

附註
此湯甘美無比,所備食材綜合後性中,非常適合夏日飲用。又因色澤豐富,符合五行飲食規範,視覺上也富觀賞樂趣;製作程序又單純,值得大家在家嘗試煮食。

(原文節錄自《無肉之歡》—蔬食料理與生活的對話(含食譜),作者 張慰慈 ,寶瓶文化出版)

《無肉之歡》—蔬食料理與生活的對話(含食譜),作者 張慰慈 ,寶瓶文化提供圖/《無肉之歡》—蔬食料理與生活的對話(含食譜),作者 張慰慈 ,寶瓶文化提供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