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很多人對蔬食有些誤解,尤其當大多數人以葷食為主時,總把蔬菜當成桌上的配角;印象中,總用一盤炒青菜來以偏概全地作為素食代表。其實,蔬食的變化性是很寬廣的。一起來看看夏天盛產蔬果——佛手瓜怎麼吃,佛手瓜料理除涼拌外,還有哪些做法?《健康遠見》特選此文,詳解佛手瓜料理素食食譜,吃出夏日好滋味。
❝寶島的盛夏,各式蔬果肥大美麗,這些豐盛的寶藏就該在當下好好運用,不但調理身體,也是賞心悅目的享用。❞
「夏豔」是這個季節對大自然中顏色的形容,我們餐桌上的菜餚,當然也該要比照應個景。寶島的盛夏裡,各式蔬果肥大美麗,置身於此,實是千萬福氣的累積而成。這些豐盛的寶藏就該在當下好好運用,不但調理身體,也是賞心悅目的享用。
素食不只炒青菜,蔬食的變化性是很寬廣的
很多人對蔬食有些誤解,尤其當大多數人以葷食為主時,總把蔬菜當成桌上的配角;印象中,總用一盤炒青菜來以偏概全地作為素食代表。其實,蔬食的變化性是很寬廣的。
特別想一提的是,除去食材本身熟成度帶來的口感外,各種材料本身的豐富品種、類別,也會帶來完全不同的香氣與口感層次——這是一個和肉類極大不同的先天條件。再者,食材本身的含水度、纖維量與香氣的濃淡,若能一一善加利用,一盤精彩的蔬食料理在口中綻放的芬芳,往往超乎一般人的想像。
食材的混搭有些客觀條件,可以協助在選擇時做出適當的決定。高手最終盛盤上桌後的成果,調味料的影響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很多人其實忽略了真相),真正的好滋味來自食材本身恰當的烹煮方式運用。
然而,更深一層的關鍵,還包括切工的選擇與食物在鍋中時間的搭配。這些細節都會讓食物入口後的味道,有更多的變化或重要的影響。如果能關注到這些環環相扣的枝節,蔬食料理的特色應該就可以發揮得淋漓盡致了。
這是我自己掌廚時的原則,因為很多時候,食材在鍋中停留的秒差,都會影響氣味與口感的恰到好處。所以下鍋前的所有步驟,多是已經計畫好步驟順序的安排,包括幾秒的下鍋定色、熟成過程裡的湯汁收攝多寡、多種食材混搭後的主副之分等等。
一旦起手下鍋,就走到最後盛盤才收手。無論呈現的滋味是否達到心中的圓滿,修正都是下次再出手時的事。這雖是我個人的習慣,但過程裡的專心是一種練習,也是一種修行。
以前在教授「食禪」課時,在現場做烹飪示範,學生老是羨慕我看似優遊自在地翻動著炒鍋,其實當下我內心有萬馬奔騰的能量翻滾著。很多基本功法(煎、煮、炒、炸)只要熟練(只要勤加練習,一般都能達到熟練),就能變化出很多種運用。那份篤定,換來下手時的氣定神閒,也會增添許多烹煮時的樂趣。
圖/佛手瓜料理食譜——彩色瓜果炒十錦。寶瓶文化提供
「嘗鮮」也是增加餐桌菜餚豐富度的一種方式
寶島的農業技術,慢慢讓很多過去比較不普及的蔬果得以量產,所以愈來愈多的食材種類上市,「嘗鮮」也是增加餐桌菜餚豐富度的一種方式。
今天介紹給大家的是水分比較飽滿、充裕的瓜果類,如何掌握含水量的多寡是很重要的工作;除此之外,若能更進一步做到爽脆可口,就更加圓滿了。面對新食材,只要了解其方方面面的特質,就是掌握創意料理成功的竅門。大家一起來體會夏豔帶來的好滋味吧!
佛手瓜料理食譜|彩色瓜果炒十錦
食材:
佛手瓜 1 只、彩椒 2 個(不同顏色)、新鮮金針花 1 把(未開的)、鴻禧菇 1 包、雞蛋 2 個。
備料:
1. 將佛手瓜洗淨後,切片備用(大小建議以可一次入口的立方粒)。
2. 彩椒洗淨後,切成細條備用。
3. 金針花與鴻禧菇都是用清水沖洗即可(鴻喜菇根部切除後,將菇剝開,使之根根獨立)。
4. 將雞蛋敲開後,倒入碗裡(可加一茶匙水)打勻,放入少許鹽調味。
烹調:
1. 將平底鍋熱鍋後,倒入油(轉中火),將蛋汁倒入,先不要急著翻動,待接觸鍋面的那面已經成型後,再翻動換面(這樣蛋比較不會被翻攪得很破碎),這時就可以關火,利用餘溫即能讓蛋的熟度恰到好處。建議有一面要有微微焦黃(這是蛋的香氣到極致的熟成度),然後可以利用鍋鏟,在鍋中將蛋切成小塊,盛盤備用。
2. 直接將煎蛋的鍋重新開中火,倒入少許油(鍋不必再洗)。先將切片的佛手瓜放入,灑一點水後蓋鍋蓋,關小火後,稍燜煮 20 秒(要關注鍋內水分不可至焦乾),開鍋倒入切好的彩椒拌炒。
3. 倒入鴻禧菇,菇近七分熟時,倒入金針花拌炒(隨時關注鍋中要保持水分)。
4. 見金針花已軟即可關火,撒少許鹽,拌勻即可盛盤。
附註:蛋片可以直接拌入,也可如圖擺盤。另外也可以將煮熟的麵條放入鍋中,補充一些調味料(鹽、醬油、胡椒粉)並稍作拌炒,一道同時滿足味蕾與視覺的夏豔餐,上菜囉。
(原文節錄自《無肉之歡》—蔬食料理與生活的對話(含食譜),作者 張慰慈 ,寶瓶文化出版)
圖/《無肉之歡》—蔬食料理與生活的對話(含食譜),作者 張慰慈 ,寶瓶文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