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愛生氣、容易情緒激動、愛罵人是什麼病?洛桑加參醫師提醒,小心出現這些症狀,其實是身體在求救!許多女性在進入 40 歲後,會出現記憶力減退、情緒波動、失眠、手麻、頻尿、乾癢等症狀,如果排除早發性失智或中風前兆等其他可能性,要當心這些狀況背後可能是黃體素與雌激素等荷爾蒙開始失衡,身體逐漸步入更年期前期階段所致。
出現健忘、暈眩、麻木、憂鬱症狀?先排除是否為早發性失智或中風前兆
「我也想靜心,但就是很煩,罵了人才會舒服一點。」、「覺得很疲倦,沒由來地想哭。」、「過了四十歲,記憶力好像變差了,老是忘東忘西。」這些不是情緒脆弱,也不是玻璃心,而是身體發出的真實警訊。
許多女性在進入 40 歲後,會出現記憶力減退、情緒波動、失眠、手麻、頻尿、乾癢等症狀,這些狀況背後可能是黃體素與雌激素等荷爾蒙開始失衡所致。
❝如果健忘、暈眩、麻木、憂鬱等症狀影響到日常生活,應立即尋求婦產科或內科醫師評估,排除早發性失智或中風前兆等其他可能性。❞
(延伸閱讀/半數以上失智症患者是女性?醫揭更年期、停經是風險提升「關鍵轉折期」,可參考這篇文章的完整介紹。)
這週,我邀請所有人共同完成一項重要的功課:「關懷40+女性」。她們可能是你自己,也可能是媽媽、姊姊、姑姑或同事。照顧她們的健康,說不定也能避免自己總被掃到「颱風尾」。
圖/僅為情境配圖,取自freepik
女性身體、心情變了但不是疾病所致?試試這4種「荷爾蒙平衡術」調理
如果檢查報告顯示身體並無大礙,只是輕度不適,建議從以下 4 個面向調整生活習慣,有助於讓荷爾蒙恢復平衡,找回輕盈舒暢的自己。
1. 順應自然,調整生理時鐘
多數穩定健康的荷爾蒙都在睡眠期間分泌,一旦睡不好,內分泌就容易失調。長期輪班、熬夜、飛行跨時區工作者風險更高。
「曾看過小說以『失眠魔人』為主角,害人徹夜難眠,最後變得瘦骨如柴。雖是虛構,但卻真實描寫了失眠者的崩潰歷程。」建議多做日光浴、泡溫泉、放鬆肌筋膜、改善手腳冰冷等,找到適合自己的助眠方法。
2. 運動「剛剛好」就好
過激運動反而會破壞荷爾蒙平衡。「有些女性拼馬拉松、當女鐵人,結果還沒更年期就停經。」過量運動可能引發早衰。反之,完全不運動也會讓更年期症狀更明顯。
建議從自己喜歡的運動開始,如皮拉提斯、重量訓練、健走、太極、瑜伽等,溫和地訓練肌力,幫助荷爾蒙自然回升。
圖/日本人早餐吃味噌湯、納豆與烤魚,這樣的飲食方式有助於穩定雌激素水平,難怪他們的更年期症狀較輕,也更長壽。photoAC by acworks
3. 吃「好」一點,不是吃「多」一點
許多女性愛漂亮卻節食過度,導致營養失衡。「製造荷爾蒙是需要原料的!」建議補充維生素B、E、鋅與錳,從天然食物中攝取較佳。
40+ 女性建議食材包括:全穀物、菠菜、秋葵、花椰菜、山藥、地瓜葉、黃豆製品(如味噌、納豆、豆腐)、魚類(鯖魚、鮭魚、魩仔魚)、海帶、黑豆、核桃、銀杏、香蕉、櫻桃、覆盆莓等。
❝日本人早餐吃味噌湯、納豆與烤魚,這樣的飲食方式有助於穩定雌激素水平,難怪他們的更年期症狀較輕,也更長壽。❞
(延伸閱讀/更年期食療有解?婦產科女醫教5招舒緩盜汗、熱潮紅、私密處乾癢等不適)
4. 每天靜心靜坐,穩定內在節奏
靜心不只是精神療癒,更能緩和壓力所引發的荷爾蒙失調。「尤其是那些過度操勞的女性,靜心可以讓身體回歸平衡。」女性的一生如四季交替,青春期、性成熟、更年前期、更年期,都是自然的轉變。這不是衰老,而是身體給予的機會,讓我們重新練習「活出自己的樣子」。
(本文節錄自《靜心・淨心:52周的修煉,一年後與完美的自己相遇》一書,作者洛桑加參,時報出版)
圖/《靜心・淨心:52周的修煉,一年後與完美的自己相遇》時報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