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肌貼不是隨便貼就有效!隨著運動風氣盛行,部分民眾在運動時,因為熱身不足或運動強度過大,容易造成肌肉拉傷。此時常會使用痠痛貼布緩解疼痛。但想靠肌力貼舒緩肌肉疼痛?復健科醫師提醒,錯誤的肌貼貼紮方式不僅無效,還可能引發不適。
(延伸閱讀/肌力貼是什麼?肌貼可以自己貼嗎?復健科醫師解答肌內效貼布原理、使用注意事項)
為提升大眾對醫用肌力貼正確使用的認識,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邀請台灣復健醫學會王正樑醫師為讀者說明使用醫用肌力貼 5 大重點及注意事項的。
1.清潔並保持肌膚乾燥:
使用醫用肌力貼之前,應先確保皮膚乾淨無油分與水氣,避免油脂或水氣影響黏著力。
2.貼得過緊或過鬆都會影響效果:
黏貼時應採「一點固定,一點拉伸」的方式:先將一端貼在肌膚上固定,再拉至另一端貼合,適度施加張力,否則容易造成新的不適或損傷。
圖/肌貼黏貼時應採「一點固定,一點拉伸」的方式,適度施加張力,否則容易造成新的不適或損傷。僅為情境配圖,取自freepik
3.黏性可維持約2至5天:
一般而言,醫用肌力貼的黏性可維持約 2 至 5 天,期間可正常洗澡,但應盡快擦乾或吹乾。
4.判斷更換時機:
隨著時間拉長,貼布黏性會逐漸降低,若出現脫膠或翹起,應立即更換,以維持其應有的保護與支撐功能。
5.敏感肌使用:
至於敏感型肌膚者,建議可先貼一天測試是否有紅腫狀況,或是每次黏貼時略為變換位置,可降低皮膚過敏狀況的發生。
食藥署也提醒,購買醫用肌力貼時,要認明其為醫療器材,並看清包裝上有無許可證字號及詳閱說明書正確使用。民眾也可至食藥署網站之醫療器材許可證資料庫查詢相關資訊,使用後若有不良反應可立即通報。
(延伸閱讀/亂貼反而痛!肌內效貼布VS痠痛貼布,原理大不同)
文字撰寫|遠見50+編輯群
(本文轉載自 2025.07.18「食藥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1035期,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