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老

別只做超慢跑!凍齡、抗老、通經絡、防骨鬆,練好這招就搞定

別只做超慢跑!凍齡、抗老、通經絡、防骨鬆,練好這招就搞定 別只做超慢跑!凍齡、抗老、通經絡、防骨鬆,練好這招就搞定。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研究指出,導引術可以有效提升平衡感與肌力,改善心血管與腦部認知相關疾病,因此可抗老也能防失智!就現代運動生理學而言,導引功效包括心肺功能、肌力鍛鍊與伸展,招式緩和,確實是最適合入門者與年長者的選項。慢老中醫吳建東自小體弱多病,青春期時就因家族遺傳而有少年白。後因對傳統武術產生興趣,加上舒緩大學聯考壓力,開始勤練導引術。不僅原來的白髮轉為黑髮,且重拾健康,成為中醫師以後亦不曾間斷練習,至今已近 30 年。

歷史上,最有名的養生導引就是五禽之戲,《三國志》記載,五禽之戲是名醫華佗所創,對於養生及身體的鍛鍊,有相當大的益處,據說華佗的徒弟吳普練到 90 歲仍然「耳目聰明,齒牙完堅」。

其次有名就是八段錦,也是在中醫界最被大家推廣的,雖然其源頭不詳,據文字記載,應該在宋朝時就有了,因為僅有 8 招,簡單易學,且符合中醫生理的精神,讓人輕鬆顧好五臟六腑。

華佗的五禽之戲最具代表性

導引,是用某動作或某些方式,讓人的氣血暢通,筋骨柔韌強盛,以達到身體健康的目的。所謂「導氣令和,引體令柔」,從春秋戰國開始就有以舞蹈或是模仿動物的姿態,配合動作與呼吸,用以修練身心、藉以長壽的方式。

所以《莊子》說「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以模仿動物來養生,最有名的應該就是華佗的五禽之戲了,模仿虎鹿熊猿鳥等五種動物,流傳將近兩千年,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導引術。

其中有從單純的養生中分離出來,融入武術裡,以武術為養生手段的,最有名的應該就屬太極拳了。在醫學界研究最多的導引也是太極拳,從抗衰老、失智症、巴金森氏症,甚至肌纖維疼痛症皆有,雖然研究結果正反面都有,但目前的趨勢仍指向太極拳對這些老化的相關疾病有幫助。

這些導引術招式眾多,系統繁雜,但就研究來說,並不特別指定某種太極拳或導引術才有效,書中挑選了 20 幾組容易學習的動作示範,從基本功到稍微進階的招式皆有,以方便大家循序漸進的練習。

中醫導引術招式眾多,系統繁雜,但就研究來說,並不特別指定某種太極拳或導引術才有效。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圖/中醫導引術招式眾多,系統繁雜,但就研究來說,並不特別指定某種太極拳或導引術才有效。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遠離初老、改善骨鬆的解方

人要長壽健康,就要吃得對、睡得好、勤運動。對社會而言,可以促進群眾的健康、延緩老化;對醫療產業來說,也可以減輕負擔,把資源留給更有需要的人。

運動的好處除了促進氣血循環、增加組織代謝、維持器官的年輕,還有肌肉量對身體的效用,包括保護重要器官、調整內分泌、改善骨質疏鬆;就巨觀來說,還可延緩老化,保持動作靈活,也可維持好身材。有了肌肉,讓人看起來更年輕,重點是遠離初老的疾病,也就是肌少症。

就中醫理論來說,筋屬於肝,肉屬於脾,因此要顧好肌肉,也就是筋與肉,當然也要從肝脾兩臟下手。肝喜調達,且為血海,氣血的充足與肌肉息息相關。氣血的生化來源為脾胃,所以脾胃好,氣血充足,肌肉才會強盛。

有許多調理脾胃的方藥有助於增長肌肉,比如君子湯、建中湯等系統,而氣血充足後,還需要肝的調達,因此逍遙散、四逆散等系統也會派上用場,這些加起來就有幾十個方劑了,可見中醫對於肌肉筋骨的重視。

不想老化就從練馬步開始

長肌肉的食療首推蛋白質,因為肌肉最主要的成分就是蛋白質。就一般人維持健康不掉肌肉的話,建議每公斤體重攝取 1 公以上的蛋白質,若是年長者易掉肌肉者,則建議攝取 1.2 公克以上,但如果要長肌肉的話,則建議在 1.6 公克以上。

當然攝取量愈高,成效愈好,但不建議過多,並非對身體不好,而是過多蛋白質其實是成為能量消耗而浪費掉的;至於多少是過多,目前沒有標準,從每公斤體重 2.5 到 3.5 公克的數據都有,不過大家盡可放心,一般飲食是很難吃到那麼多的。

要避免退化,增加肌肉,當然就是多運動。針對肌肉最有效的是阻力訓練,在不受傷、不過度的原則下,盡量增加訓練容量,可說是不二法則;全身性的鍛鍊又比局部性的鍛鍊更有成效。

這也是為何我們導引術的基本功是馬步的原因,既可鍛鍊下盤穩定,也有效鍛鍊到大腿、臀部的肌肉,這是全身最大的肌群;馬步練好,可更進一步單腳蹲,所謂人老腳先衰,不想太快老化,就從練馬步開始吧。

圖解蹲馬步動作。圓神出版社提供圖/圖解蹲馬步動作。圓神出版社提供

圖解蹲馬步動作。圓神出版社提供圖/圖解蹲馬步動作。圓神出版社提供

(本文節錄自《50歲起這樣練,慢老中醫帶你增肌減脂、抗發炎、防失智:華佗80代傳人的凍齡導引術》,作者:吳建東中醫師,圓神出版)

圓神出版社提供圖/圓神出版社提供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