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

中秋養生先養肺!中醫教3招「順秋氣護肺陰、養陰調神之道」

中秋養生先養肺!中醫教3招「順秋氣護肺陰、養陰調神之道」 中秋養生先養肺!中醫教3招「順秋氣護肺陰、養陰調神之道」。Unsplash by Chinh Le Duc

中秋佳節,象徵團圓、豐收與感恩,是華人傳統的重要節日。明月當空,家人圍坐賞月、品茗閒聊,不僅帶來情感慰藉,更是順應自然節律的養生良機。從中醫角度看,中秋節正值秋分前後,天氣轉涼,陽氣內斂,陰氣漸盛,人體應順應「秋收」規律,注重養陰、調神、護肺,維持身心平衡。

順秋氣護肺陰

中醫觀點認為秋季屬金,肺系易受乾燥影響。中秋作為秋季轉折點,是預防「秋燥」的關鍵時機。將中秋的「豐收」意象視為「收斂精氣」的起點,為冬季儲備能量。

科學佐證也顯示出秋季乾燥易影響呼吸道健康,適當補充水分與輕柔運動可增強肺功能,維持免疫平衡(West et al., 2012)。中醫的「肺主悲」理論指出,思鄉等情緒若未妥善處理,可能傷肺氣,影響身心健康。

(延伸閱讀/肺好身體才會好!吳明珠的 6 個好習慣來養肺,讓肺不再感到委屈

中秋保養這樣做

▋多飲溫潤飲品,如梨汁或銀耳湯,滋潤肺陰。

▋保持早睡早起,避免深夜露天賞月過久,防寒氣傷肺。

▋進行輕柔運動,如極或散步,助肺氣宣發。

(延伸閱讀/紅茶/綠茶/普洱/烏龍,吃烤肉、剝柚子、啖月餅中秋喝什麼茶好?喝對時機減負擔

適量攝取甜食可刺激大腦釋放多巴胺,提升愉悅感,中秋擇低糖月餅能兼顧健康與節慶氛圍。photoAC by flapperpics圖/適量攝取甜食可刺激大腦釋放多巴胺,提升愉悅感,中秋擇低糖月餅能兼顧健康與節慶氛圍。photoAC by flapperpics

月餅與五味調和

中醫認為月餅的甜味入脾,適量享用 1 至 2 塊能補益脾氣,帶來滿足感與節日喜悅,符合「飲食有節」的養生原則

科學也證實適量攝取甜食可刺激大腦釋放多巴胺,提升愉悅感(Lenoir et al., 2007),但過量可能影響血糖穩定。選擇低糖月餅能兼顧健康與節慶氛圍。

這樣吃月餅最健康

▋選擇低糖或加入堅果(補腎)、蓮子(養心)的月餅,增添養生價值。

▋控制份量,每次 1 至 2 塊,避免過度負擔脾胃。

搭配綠茶可平衡甜食的膩滯感,促進脾胃運化。

(延伸閱讀/月餅怎麼吃不胖?減重醫師教3招,早餐搭配「這類食物」平穩血糖

賞月調陰陽

中醫講究「天人合一」,中秋滿月代表陰氣最盛,月光柔和清涼,能滋養陰精,緩解夏末餘熱及現代生活中的眼睛乾澀與神經緊張。賞月如同「光療」,有助疏肝解鬱,因月亮與「肝陰」相關。

科學佐證也表示結合正念冥想(Mindfulness Meditation),賞月能降低交感神經活性,促進副交感神經主導的放鬆狀態,降低皮質醇水平,改善焦慮與壓力(Kabat-Zinn, 1990)。

近期研究進一步顯示,正念冥想能減少情緒失調,提升情緒調節與心理福祉(Buric et al., 2017; Tang et al., 2015)。月光的視覺刺激有助引導大腦進入α波狀態,類似冥想時的放鬆腦波,促進情緒穩定與睡眠品質。

中秋冥想步驟

1.選擇清靜處,避開強光干擾。

2.賞月時閉目凝神,感受月光灑落,進行正念呼吸:吸氣 4 秒,屏氣 4 秒,呼氣 6 秒,重複 5 - 10 分鐘。

3.輕按睛明穴(內眼角上方)或揉太陽穴,促進氣血流通。

中秋節來冥想吧!中醫教養陰調神之道。馬光醫療網提供圖/中秋節來冥想吧!中醫教養陰調神之道。馬光醫療網提供

彰化馬光中醫診所 劉宗昇中醫師

更多內容請至【馬光醫療網】/【臉書粉絲團:馬光醫療網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