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發炎

你自認養生嗎?5種日常習慣讓「百病之源」慢性發炎悄悄奪走健康

你自認養生嗎?5種日常習慣讓「百病之源」慢性發炎悄悄奪走健康 你自認養生嗎?小心5種日常習慣讓「百病之源」慢性發炎悄悄奪走健康。Pexels by lilartsy

你自認有在養生嗎?每天吃得清淡、偶爾補補身、假日睡到自然醒,看似正在為健康加分,卻可能一不小心,把「養生」變成「害生」。日常之中有些行為看起來無害,卻與西方醫界愈來愈重視的「百病之源」——慢性發炎密切相關,累積到一定程度,可能成為拖垮免疫系統的隱形推手。

知名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醫師提到,吃飯、睡覺、做事這些看似簡單的日常行為,如果符合善,能讓人回到最自然的狀態,身心平衡健康。然而如果避不開惡,錯誤累積,就不再是養生,而是害生。若要趨吉避凶,有 5 件事最好馬上停止。

一、超愛吃傷身食品,愈吃愈停不下來

高度加工、含大量精製糖、以精製澱粉為主、還有人工反式脂肪,這些食物吃愈少愈好,能不吃最好

有實驗讓小鼠喝糖水,結果顯示牠們發炎指數快速升高。如果再加入甜點隨便吃的條件,小鼠不只發炎更加嚴重,細胞甚至癌變並轉移到肺部。

小鼠體積小,結果顯化快,人類雖有較高的容忍度,但若肆無忌憚放開肚皮,後果不只是荷包變瘦、身形變胖這麼簡單。調整飲食、管住嘴、少糖少加工、多補水多運動,每一次自律都是替健康累積福報

二、暴露在有毒環境,過敏反覆找上門

吃錯東西會引發發炎,穿錯衣服也會。鼻子、眼睛、皮膚若三天兩頭過敏,靠藥膏只能暫解,根本解法仍在生活習慣。

人體具自潔能力,但若長期暴露在毒素多的空間、接觸成分複雜的化妝品、使用刺激性清潔用品,超過身體負荷時,排毒機制就會當機。

若某件衣服常讓你起疹子或某類保養品讓你紅腫掉皮,都該勇敢斷捨離。過敏就是身體的溫柔提醒,是要你更善待自己的訊號。

短影音看上一段又一段,人卻愈來愈孤獨。蘇義傑攝圖/短影音看上一段又一段,人卻愈來愈孤獨。蘇義傑攝

三、看手機螢幕的時間,比看家人還長

走路盯手機,與美人吃飯卻不抬頭,甚至有人手機不見比老婆不見還焦慮。美國研究指出,成年人平均每天花 10 小時盯螢幕,姿勢不良引發的發炎問題層出不窮,包括簡訊頸與手機肘等症狀。

日本甚至出現最年輕才 20 歲出頭的智慧型手機失智症患者。短影音看上一段又一段,人卻愈來愈孤獨。和家人對話、擁抱、微笑,比任何螢幕更能重啟身心健康。

四、心事一重重,慢性壓力成慢性傷害

心理狀態影響生理健康,已是東西方共同認可的事實。懷怨不如懷愛,怨氣積久,乳岩乳癌都可能找上門。

壓力使皮質醇上升,本是保護身體的機制,但若你生活已成為一場沒有出口的長期突發,皮質醇便從救命荷爾蒙變成死亡荷爾蒙,促使細胞老化並削弱免疫力。

便當隔餐都不想吃,更何況隔夜的怨氣,身體也不想留著。請慈悲溫柔對待自己,好命的人沒有隔夜仇。

五、久坐、久臥,懶得動的身體在透支生機

現代人心累,因此期待回家就能與沙發合為一體。然而久坐的後果遠不止屁股大、腿痠或肩膀痛。循環不良,哪裡弱,哪裡就會首先示警。

老中醫說久坐傷肉、久臥傷氣,但數據更能說服人。

美國癌症專家提醒,長期久坐看電視,恐增加 24 %罹患結腸癌、32 %罹患子宮內膜癌、21 %得到肺癌的風險。糟蹋健康像擲骰子,六面都可能擲出病因。種下健康之因,收穫平安之果。

慢性發炎不是一天造成,但能從今天停止惡習開始

養生簡單也不簡單,不在於多補什麼,而是少做哪些「看似無害卻默默傷身」的事。慢性發炎不是一天造成,但能從今天停止惡習開始。

當你能夠更了解吃什麼、用什麼、看什麼、想什麼、怎麼動,身心便逐漸回到健康的善循環。下一餐、下一次滑手機前,你想選擇養生還是害生?你的身體永遠知道答案。

👉 加入《健康遠見》LINE 官方好友,最新健康保健議題不漏接!

(本文節錄自《淨心安好:𝟣𝟢𝟪個不生病的藏傳身心靈預防醫學處方》,作者:知名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醫師/時報文化出版)

《淨心安好:𝟣𝟢𝟪個不生病的藏傳身心靈預防醫學處方》,作者為知名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醫師。時報文化出版提供圖/《淨心安好:𝟣𝟢𝟪個不生病的藏傳身心靈預防醫學處方》,作者為知名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醫師。時報文化出版提供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