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

改善肌少型肥胖怎麼吃?營養師推年過50歲增肌減脂一日三餐菜單

改善肌少型肥胖怎麼吃?營養師推年過50歲增肌減脂一日三餐菜單 改善肌少型肥胖飲食怎麼吃?營養師解答肌少症飲食建議原則,推薦年過 50 歲增肌減脂一日三餐菜單。Unsplash by Buddy Photo

50 歲後體重沒變,卻覺得肚子愈來愈鬆垮?小心外表不胖,也可能導致肌少型肥胖上身!但肌肉量不足會怎樣?烏日林新醫院胡淑如營養師提醒,肌少症恐讓代謝變慢,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與跌倒、骨質疏鬆、失能風險。想知道肌肉量不足怎麼辦?只要從飲食運動著手,吃對動對,就能遠離肌少性肥胖,讓老後依然擁有結實體態,維持熟齡健康與行動力。一起跟著營養師來了解肌少症飲食建議原則有哪些,更進一步分享一日三餐肌少症菜單給大家,教你健康增肌、穩定體態、延緩老化。

目錄

肌少型肥胖是什麼?
肌少型肥胖會怎樣?
50歲增肌減脂怎麼吃?
一日三餐增肌減脂菜單

肌少型肥胖症是什麼?外表看起來不胖也有問題?

胡淑如解釋,肌少型肥胖英文為 sarcopenic obesity,又可稱為肌少性肥胖、肥胖型肌少症。根據台中市糖尿病共同照護學會季刊第 62 期資料,隨著年齡增長,肌肉質量減少且體脂肪增加,此現象稱為肌少型肥胖症。

肌少型肥胖症患者的體型可能屬於中等,但體脂率較高且肌肉量較少,且盛行率會隨年齡上升而增加。

肌少型肥胖會怎麼樣?對熟齡族健康有負面影響?

但熟齡族肌肉量不足會怎樣?根據刊登於《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期刊的研究,肌少肥胖症與心血管疾病、血脂異常、第二型糖尿病、跌倒、骨質疏鬆、骨折及失能等風險的提升有關聯。

優質蛋白質來源包含黃豆製品、魚、蛋、肉和乳製品。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圖/優質蛋白質來源包含黃豆製品、魚、蛋、肉和乳製品。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50+想擺脫肌少型肥胖、增肌減脂,日常飲食該怎麼吃?

胡淑如建議,50歲以上、上年紀的民眾除了掌握均衡飲食、適量補充蛋白質的大原則外,還可以適度從吃下肚的食物類型與料理方式下功夫。

適量不過量的蛋白質

適量不過量的蛋白質攝取可以刺激肌肉的合成,建議熟齡族每天攝取每公斤體重 1.2 公克的優質蛋白質,優質蛋白質來源包含黃豆製品、魚、蛋、肉和乳製品。

蔬菜未精緻全穀雜糧

主食部分,胡淑如則建議可以選擇地瓜、南瓜、芋頭、玉米、蓮藕等未精緻全穀雜糧,並多吃蔬菜增加膳食纖維,有助於穩定血糖和提升飽足感。

料理方式與進食順序

烹調方式以蒸、煮、滷、烤為主,少用油煎和油炸。進食順序建議蔬菜優先,再吃蛋白質,最後再吃主食,以預防過度進食。並建議優先選擇原型食物,減少加工食品攝取,以避免吃進隱藏在加工食品中的油脂與熱量。

足夠鈣質及維生素D

除了攝取優質蛋白質,日常飲食也建議補充足夠的鈣質與維生素D,以減緩骨質流失,維生素D同時還有助於肌肉合成與維持肌耐力。

營養師針對改善肌少型肥胖,設計了一套一日三餐加點心的肌少症飲食菜單。Pixabay by Tonda Tran圖/營養師針對改善肌少型肥胖,設計了一套一日三餐加點心的肌少症飲食菜單。Pixabay by Tonda Tran

肌少型肥胖飲食怎麼吃?營養師授一日三餐加點心菜單

為了讓民眾能更具體了解 50 歲增肌飲食怎麼吃,胡淑如也特別列舉出一日三餐菜單加點心範例,提供給大家參考:

增肌減脂早餐:海芽豆腐蒸蛋+烤地瓜+低脂鮮奶

增肌減脂午餐:川燙青江菜+清蒸鯛魚+紫米飯

增肌減脂晚餐:吻仔魚燉莧菜+蘿蔔滷豬肉+糙米飯

增肌減脂點心:無糖豆漿+奇異果

營養師小叮嚀:要提醒的是,如果有腎功能不全者(腎臟病、洗腎),應諮詢醫師或營養師專業意見。

肌少症訓練不能少!每週做150分鐘有氧運動+阻力訓練

胡淑如提醒,透過飲食控制可以有效降低體脂肪,但此過程可能會導致肌肉組織流失。為了預防肌肉流失,建議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建議每週應進行 150 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並結合阻力訓練,以促進肌肉組織的維持與增生。

👉 加入健康遠見 LINE 官方帳號,最新健康保健議題不漏接!

參考資料:

1. 台中市糖尿病共同照護學會季刊第62期:老年肌少型肥胖症

2. Batsis, J. A., & Villareal, D. T. (2018). Sarcopenic obesity in older adults: a etiology, epidemiology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